罗洪先
已无名在市朝,青山同籍不须招。 开轩纵欠三旬睡,取觯须拚一醉饶。 注释:我已无姓名留在尘世中,与青山为邻无需去招呼。打开窗户就感觉缺了三十天睡眠,端起酒杯就要尽情地畅饮到醉。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诗歌。诗中“我已无名在市朝,青山同籍不须招”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不屑一顾,宁愿选择与自然为伍的生活。而“开轩纵欠三旬睡,取觯须拚一醉饶”则展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畅快淋漓
【注释】 彭石屋山约成 其一:彭石屋,指彭泽县的石屋山,在江西。约成,即约请成行。一作“邀成”。白云,指庐山。逋客,指失意的人。布檄文,指写揭帖。 【赏析】 《咏怀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在秋天登高望远时,看到石屋先生卧于白云之上,感叹他年年都在秋天怀念着离别的朋友。于是诗人同情起世上那些像石屋先生一样因世路艰难而漂泊异乡的人来,并为他们写了一张告别的告示,希望山灵能保佑他们一路平安
【注】晴舟:即“晴日小舟”。 罢官归后访同游,心事谁为不系舟。 译文:我被罢官回到故乡以后,到各处寻访旧时的游伴,可是他们的去向都不知,心中不禁十分惆怅,只有我的小舟依然在江上漂泊。 今日逢君江上路,月明歌棹动眠鸥。 译文:如今你从江上路回来,明月高照,歌声悠扬,惊动了江边的水鸟
江上秋光寂寞时,寒花亦有向南枝 江上的秋光,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寂寞。寒风中,菊花依然傲然挺立,向着南方的枝头伸展着它们的枝条。它们没有华丽的颜色,却以自身的坚韧与高洁,展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我站在江边,看着那些不畏严寒的花朵,心中不由得生出了几分怜惜。这些花儿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它们的存在,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默默无闻的人们,虽然不被世人所瞩目,但却用自己的方式,照亮了周围的世界。
【译文】 在离草堂远远的几座高峰之间,有一片青翠。那片青翠中,一丛娇艳的芙蓉花,倚靠着精巧的画屏。我无须用艳丽的花朵去夸耀自己的国色天香,只应该用这些小草,报答这山神对我的恩情。 注释: ①彭鹅溪:水名,即今四川彭县西的白鹤江。 ②草堂:杜甫的草堂,在今成都市西门外浣花溪畔。 ③数峰:指远望可见的几座山峰。 ④窈窕:幽雅的样子。 ⑤芙蓉:荷花的美称。 ⑥自须:自然应当。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诗句输出:莫叹浮云与逝川,自家风月落谁边。 译文输出:不要叹息那些飘渺的云彩和逝去的时光,真正的美好是属于自己的,它不会随着任何人而消失。 关键词注释: - 浮云与逝川:指流逝的时间和变化的事物,强调时间的无情和事物的无常。 - 自家风月: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生活,强调个人的独特性和自主性。 - 落谁边:指美好的事物或情感是否能够被他人拥有或分享。 赏析:
【注释】公:石屋,指白居易。贻:赠送。次答:作诗回答。见贻:赠诗。洞云:指洞中云雾。 译文:我划着短棹归来,只见满月高挂川上,山间云雾缭绕,水声阵阵。后悔白日淹溺在尘土之中,坐对青松,度过岁月。赏析:《东廓公用石屋公韵见贻次答其三》是一首酬和之作,酬和之作是酬和他人的作品,而作者自己不参与酬和。此诗即属此类。诗人在酬和友人时,既没有直接应和对方的原韵,也不采用对方所赋诗中的诗句,而是另拟新题
注释: 东廓公用石屋公韵见贻次答(1): 东廓公,指王庭筠。王庭筠的字是“用晦”,所以这首诗的别号叫“用晦”。石屋公,指王维,因为王维的诗中有“石上生青松”的句子。这首诗是王庭筠对王维的回应,所以他的诗题是“用晦”的。 自爱江村似辋川,结茅故傍石林边:我热爱江边的村庄,就像唐代诗人王维在辋川的家一样。我把草屋搭在石林旁。 桃花不记来何路,蓂叶新开又一年:桃花没有记住我来过的地方
【注释】碧茎紫蔓:形容花卉的颜色鲜艳,姿态优美。名圃:有名的花园。暮庭:傍晚的庭院。风雨似催春事早:仿佛是风雨催促春天早早到来一样。檐瓴:屋檐下悬挂的筒瓦或斗拱。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送别朋友时所见到的景物和心情。首句“碧茎紫蔓来名圃”,写送别的对象是一株颜色鲜丽、姿态优美的花卉;次句“静色幽香满暮庭”,写这株花在傍晚时分静静地开放着,散发出阵阵幽香;第三句“风雨似催春事早”
【注释】约成:指朋友相约。清闲容:指道貌,指道家的仪容。累:烦劳,扰害。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在诗中描写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和情趣,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