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允成
诗句释义: 1. 孔坛:孔子讲学的地方,通常称为“杏坛”。 2. 四景:此处指孔坛的四景。 3. 五霸:指春秋时期的五国霸主,他们各自称王,势力强盛。 4. 冽似冬:形容寒冷刺骨,好像冬天一样。 5. 杏坛松柏:孔子讲学之地,常绿植物,象征孔子的教诲。 6. 茙蓊:同“蓊郁”,形容树木茂盛。 7. 万象回春:形容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8. 领圣功:承担圣人的功德。 译文: 在那个五霸争霸的时代
解析: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酒色财气四吟”: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物质诱惑的深刻反思。在这里,“酒色财气”指的是人生中最常见的诱惑:酒精、美色和财富。而“四吟”则可能意味着对这些诱惑的思考和反省。 - “色不迷人人自迷”:这句话意味着外表的美并不是吸引人的全部,人们往往会被自己的内心所吸引,而不是被外表的美所迷惑。 - “朝云暮雨狐绥绥”:这里用“朝云暮雨”比喻频繁变换的爱情关系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酒色财气四吟的讽刺诗,通过对四种不良风气的描绘,讽刺了那些沉迷于这些事物的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气不迷人人自迷(气):这里的“气”指的是人的情欲、欲望等不良风气。“人自迷”是指人们自己迷失在这些风气中,无法自拔。 焚如炎火驷莫追(焚):指燃烧。“炎火”比喻炽热的欲望。“驷莫追”意为追赶不及,形容欲望如同烈火般炽热,难以控制。 一朝之忿忘其身(一朝之忿)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题目:题孔坛四景 作者:佚名 注释:孔坛,指孔子讲学的处所。四景,指四个景物,即“风”、“日”、“云”、“月”。 赏析:诗人以孔坛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首句“闲来当暑起清风”,描绘了夏日的凉爽和舒适。第二句“乾巽相逢自化工”,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第三句“兀兀端居洵适适”,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安适的生活状态
吾与吟 我与古人同咏诗,欲言又止见仲尼。 子渊终日如愚者,终日只言不出口。 古人淡漠今人笑,皆因谄媚口嗫嚅。 注释: 1. 吾与吟:我与古人同咏诗,想表达对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又有一丝无奈。 2. 子渊终日只如愚:子渊(即孔子)终日只言不出口,像愚者一样沉默寡言。 3. 古人冷淡今人笑:古人淡漠,不受世俗纷扰;今人却以谄媚取悦于世,被嘲笑。 4. 咸辅颊舌口嗫嚅:人们都在用唇边的话来辅助言语
注释: 甲子:即1984年,是朱先生诞辰50周年。 惭惶四十九年前:惭愧惶恐,因为距朱先生诞辰还有49年。 至人:指达到道家所推崇的“真人”境界的人。 何幸:何为有幸,指有幸得遇。 大还:道教用语,指回归自然,返璞归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朱先生的一种怀念和敬仰之情的表达。首句"甲子俄经五十年"指的是诗人在1984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感慨时间飞逝,已经过去了50年
注释: 吾与吟:我和诗。 喜怒哀乐未发前,此中气象作何观? 喜、怒、哀、乐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这种境界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古人冷淡今人笑,憧憧思虑汹狂澜。 古人的心境很淡泊,而现代的人却喜欢嘲笑别人。 憧憧(chōng chong 同“冲”)指纷扰,思虑汹涌如狂潮。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咏物来抒情。全诗以“诗”为中心,从诗人与诗的关系说起。开头两句,写诗人在创作时的感受
注释: 酒色财气四吟:喝酒、饮酒,吃美食,贪恋钱财。 一卮一卮复一卮:每一杯酒一杯又一杯。 可怜曲糵消人志:可惜酒能让人消磨意志。 病多休道药难医:生病多了,就不必说药不好治了。 赏析: 这是一首劝诫诗,通过描绘喝酒的三个过程来告诫人们不能沉溺于酒色财气之中。首句“酒不迷人人自迷”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意思是说人如果对酒没有欲望的话,那么别人再怎么引诱,也不会被其迷惑
注释: 1. 酒色财气四吟:指酒、色、财、气四个方面的诱惑。 2. 财不迷人人自迷:意思是说,钱财并不能使人迷失自我,反而让人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 3. 锱铢计较遗阿谁:意思是说,过于斤斤计较,就会失去朋友。 4. 床头金肥貌日瘦:意思是说,虽然有钱,但是外表却越来越憔悴。 5. 病多休道药难医:意思是说,生病了就不要怪医生医术不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生活中的诱惑和人们的反应,表达了对金钱
注释:浪说谈心几十年,勘来仍在利名关。于今领得仙翁指,竟日忙中竟日闲。 这首诗是作者在收到朱先生教诲后所写,表达了对名利的厌倦和对生活的新认识。诗人认为,尽管自己曾经谈论过许多关于名利的话题,但实际上,他仍然被名利所困扰。然而,现在他已经领悟到了朱先生的教诲,明白了真正的生活应该是忙中有闲,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名利。因此,诗人决定放下名利,过一种真正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