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若
赵彦若,字元考,青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 师民子。 以荫入仕,为秘阁校勘,迁集贤校理,通判淄州。 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除国史编修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修起居注。 五年,召试中书舍人(同上书卷三二五)。 六年,改右谏议大夫(同上书卷三四○)。 七年,降秘书监(同上书卷三四二)。 八年,出知亳州(同上书卷三五七),移陈州。 召还,提举万寿观。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
宋代赵彦若《端午帖子》释义
【注释】 扬子江:指长江。百炼金:百炼的金子,比喻坚贞不屈。宝奁(líng):梳妆用的盒匣。疑是月华沉:仿佛是月光沉下,照在了宝奁上。圣后:这里指的是皇帝。无私鉴:无偏私的明镜。明照:照耀。人间:世间。万善心:广大的善心。赏析:这首诗是赞美皇帝的。诗人通过比喻手法,以“扬子渡中百炼金”、“宝奁疑是月华沉”等形象生动的比喻,赞美皇帝像百炼金一样坚贞不屈,又像月亮一样普照着大地;“争如圣后无私鉴
元考,原名赵彦若,宋代诗人
赵彦若,字元考,青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 师民子。 以荫入仕,为秘阁校勘,迁集贤校理,通判淄州。 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除国史编修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修起居注。 五年,召试中书舍人(同上书卷三二五)。 六年,改右谏议大夫(同上书卷三四○)。 七年,降秘书监(同上书卷三四二)。 八年,出知亳州(同上书卷三五七),移陈州。 召还,提举万寿观。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
赵彦若
赵彦若,字元考,青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 师民子。 以荫入仕,为秘阁校勘,迁集贤校理,通判淄州。 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除国史编修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修起居注。 五年,召试中书舍人(同上书卷三二五)。 六年,改右谏议大夫(同上书卷三四○)。 七年,降秘书监(同上书卷三四二)。 八年,出知亳州(同上书卷三五七),移陈州。 召还,提举万寿观。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