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犀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华盖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攀登山顶时的豪情壮志。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1. 日沈露下不胜寒,绝顶江南第一山。 - 注释:太阳落山,露水沾湿了衣裳使人感到寒冷,这是在描述登山途中所见的景色。 - 赏析:这句诗以“日沈露下”形容时间是在傍晚,天色已晚,诗人感受到了山中寒冷的气息。而“江南第一山”则是在赞美华盖山在江南地区的地位之高,无人可及。 2.
野色寒如许,山容瘦不禁。 因闲携竹杖,乘兴宿槐林。 衲子蒙头坐,骚人拥鼻吟。 南柯休入梦,轩冕本无心。 注释: 1. 野色:指野外的景色,此处形容山林景色寒冷而清幽。 2. 寒如许:寒冷到极点。 3. 山容:形容山的形态和容貌。 4. 瘦不禁:形容山的形状弯曲,无法承受重量。 5. 因闲携:因为闲暇而带着。 6. 竹杖:用竹子做的手杖,用来支撑身体,行走时使用。 7. 乘兴:怀着愉快的心情。
槐林院二首 竹树参差合,川原远近分。 幡幡晴后见,钟磬夜中闻。 野碓闲春水,春桥冷度云。 庭空游客散,鸣鸟自呼群。 注释: 1. 槐林院:古代建筑名,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 2. 竹树参差合:竹子和树木参差不齐地交错在一起。 3. 川原远近分:原野上的道路(川原)因距离远近而显得分明。 4. 幡幡晴后见:指晴朗天气后的景色更加明显。 5. 钟磬夜中闻:指在夜晚可以听到钟磬的声音。 6.
野色寒如许,山容瘦不禁。 因闲携竹杖,乘兴宿槐林。 衲子蒙头坐,骚人拥鼻吟。 南柯休入梦,轩冕本无心。
邓犀如同为宋代诗人,其诗作收录于《全宋诗》中。 邓犀如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是理解他的诗歌作品的关键。他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文化相对安定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文人辈出、思想活跃的时期。邓犀如的诗歌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种主题的选择和表现手法与当时文人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追求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