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得遇
邓得遇是宋代的诗人。 字达夫,号清湖,出生于邛州(今四川邛崃),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斗争和个人命运的波折,这些经历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理宗淳祐十年(1250年)他考中进士,成为那个时代科举考试的成功者
宋代邓得遇《绝命诗》释义
【解析】 本诗出自《绝命词》,作者是南宋末年忠臣文天祥。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抗元名将,他以“忠”和“孝”两字作为自己的人格追求。这首绝命诗是他在临刑前所作的,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无限忠诚,以及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 “宋室忠臣,邓氏孝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身为宋朝的忠臣,又是个孝顺的儿子。这里的“宋室忠臣”,是指文天祥;而“邓氏孝子”,则是指他的养父邓光荐。文天祥在12岁的时候
达夫,原名邓得遇,宋代诗人
邓得遇是宋代的诗人。 字达夫,号清湖,出生于邛州(今四川邛崃),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斗争和个人命运的波折,这些经历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理宗淳祐十年(1250年)他考中进士,成为那个时代科举考试的成功者
邓得遇
邓得遇是宋代的诗人。 字达夫,号清湖,出生于邛州(今四川邛崃),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斗争和个人命运的波折,这些经历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理宗淳祐十年(1250年)他考中进士,成为那个时代科举考试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