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法真
【注释】 芦峰:指高山。偈二首:这是作者的两首诗。偈:佛教语,梵文音译为“偈”。即佛经中的韵文。这里指诗篇。芦峰深处无人到,门前雪压枯松倒。 芦峰深处无人到:芦峰,山名。深山里没有人到达。 板声惊起梦中人,一条古路清风扫。 板声:指寺庙里的木鱼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描写了诗人在寂静的深山中听到木鱼声惊醒梦中人的幽寂情景。 开头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来到了深山之中,只见一片茫茫,没有一人烟
【注释】 顶门眼,指人头上的发际。偈:佛教中的歌诀或诵经。四京,指中国古都洛阳、长安、东都洛阳(今洛阳)、西都长安(今西安)。两浙,指浙江地区。通玄峰,即灵隐寺的北高峰。香风清,香气清幽。花发蟠桃三四株,指寺院中桃花盛开。 【赏析】 此诗描写了杭州灵隐寺的美景和宁静的气氛。全诗语言平朴,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首联“四京人着衣吃饭,两浙人饱暖自如”,以对比手法
【注释】偈二首:佛教语,即“颂”。顶门眼:佛家称能了悟佛法的法眼。 译文 要想明了佛法向上的奥义,必须具有能够洞察一切的佛眼; 如果已经具备了洞察佛法的法眼,才能契悟出家修行的本意; 一旦契悟出家修行的本意,就必须常常保持洞察一切的法眼。 赏析 此诗是劝人修道之辞。全诗三句,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修道者必须明心见性,达到“如来智慧照世间”的境地。 这首诗的关键词就是“顶门眼”,在佛家
四京人着衣吃饭,两浙人饱暖自如。 通玄峰顶香风清,花发蟠桃三四株。
释法真并不是宋代的诗人,而是南唐李主之裔,住兴教寺,迁荐福寺、庆元府芦山寺,称为无相法真禅师。他是南岳下第十四世,光孝慧兰禅师法嗣。 释法真在佛教禅宗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不仅作为一位高僧,更是以他的诗作和修行成就闻名于世。他的诗歌反映了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佛法的领悟,这些作品在中国佛教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释法真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后世学者和文化研究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