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原
【注释】笼:笼罩,笼罩着;娇无力:娇嫩柔弱的样子。冶:妖艳。画楼:雕饰华美的楼阁。不知:不觉。溪上:溪边。 【赏析】 这是一首春景小诗。诗中写春天的景色和人的活动,以及人与春天的关系。全诗以“春风”为主线,通过描写春天的柳、桃花、楼、雨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首句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杨柳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犹如美人娇嫩而柔弱地低垂着头,仿佛在轻轻地吟唱着春天的赞歌
注释:郑君胸怀宽广,胸中有江山,他应该能识破我的画技,只是我的作品只是一斑而已。山色在空蒙的雾气中显得朦胧,郁郁葱葱的树木远远地指向碧云之间。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郑虔绘画才华的赞美。郑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他的画作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郑虔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绘画技艺。 第一句“郑君胸次有江山”,表达了郑虔胸怀宽广,胸中有江山,这是对郑虔的赞美
注释:王孙久别同朝侣,为写晴云百叠峰。 挂起碧窗凝望处,画中今喜故人逢。 译文:王孙(诗人)与同朝的友人分别已经很久了,于是拿起笔来写晴云百叠峰的景象。挂起碧窗,凝望着远方,在画中看到故人的踪影,心中欢喜之情油然而生。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赵子昂的画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王孙久别同朝侣”,点明了诗人与同朝好友的别离之久。次句“为写晴云百叠峰”,则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晴空万里
【注释】 金风瑟瑟:秋风声。 入空山:飘进深山里。 村落:乡村,泛指山村。 人家叶尽斑:树叶已落尽。 羡杀个中奇绝处:羡慕其中奇妙绝伦之处。个中,其中。 一天烟霭有无间:一天之间云烟缭绕,时有时无。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写秋风吹进深山里,使山村的树木叶子凋零。次句写山村景色,点明秋天的山村景象。第三句写诗人对这美妙景色的赞叹。最后一句写山村的云烟时有时无,十分美丽
阎立本(653—716),字元楷,唐初画家。善人物、马、台阁等,尤精于仕女、佛道故事画,其笔力雄健,风格豪放,被后人誉为“画圣”。 《秋岭归云图二首》是唐朝阎立本所作的两首山水画诗。这两首诗以画中景为题,描绘了秋日的山岭和云雾,以及其中的人物与动物等。 第一首: 贞观年间,我得知画中有仙人,他们能够将万里尺图间的景象展现出来。 译文: 在贞观年间,我得知画中有仙人
《郭恕先升龙图二首·其二》是元代邓文原的作品,其原文如下: 海上参差十二楼,阆风玄圃彩云浮。 神仙尚厌人间世,故作乘龙汗漫游。 接下来将详细阐述每一句诗句的含义、译文,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1. 海上参差十二楼: - “海上”可能指的是海中的一个岛屿或海市蜃楼,象征着神秘与遥不可及。 - “参差”形容楼阁高低错落,形态各异。 - “十二楼”具体指代的是某座宏伟壮丽的建筑物
荆浩秋山问奇图 木落千林秋气新,虚亭寂寂不生尘。 悠然危坐草玄者,不负山桥问字人。 注释: 荆浩秋山问奇图:询问荆浩在秋天的景色中寻找奇特的画面。 木落千林秋气新:树木凋零,秋天的气息清新。 虚亭寂寂不生尘:空无一人的亭子安静而干净。 悠然危坐草玄者:悠然自得地坐着思考的人。 负:辜负。 山桥问字人:在山路上请教问题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一位思考者的形象
【注释】 米芾,字元章(1051-1107),宋代书法家、画家,擅书法、绘画。楚山清晓卷:楚山在早上被雾气笼罩的景象。 云梦舟:指游历云梦泽时的船只。 牧之:即谢眺(464—499),南朝宋文学家。 【赏析】 《米芾墨迹》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和明快的节奏,把一幅水墨山水画的意境表现得非常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感染力。 首句“蒙蒙烟树楚江湄”,点出时间是春天,地点是楚江
【诗句释义】 1. 溶溶春水戏群龙:春天的河水清澈见底,仿佛一条条巨龙在水中嬉戏。 2. 画鼓兰桡竞奏功:画着鼓和船桨的船只在水面上竞相划动,争夺功劳。 3. 得失等闲成愠喜:无论得到还是失去,都显得那么轻易,让人容易产生喜怒哀乐的情绪。 4. 人生万事弈棋中:人生的一切都是像下棋一样,需要精心思考才能获得胜利。 【译文】 春风轻拂,河水如镜,仿佛一群龙在水中欢快地戏耍
注释:在静日里携带筇竹杖漫步,溪水源头的风景被收进了画中。你与我相对坐着不说话,只领受千林万壑秋天的清幽。 赏析:顾恺之是中国东晋画家,他善于用笔墨表现物象,他的画作《洛神赋图》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杰作之一,而《秋江晴嶂图》则是其代表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顾恺之在溪水源头欣赏风景时的情景,以及他与朋友坐在一起沉默不语的感受。诗中的“静日”,“携筇”,都是写他独自欣赏风景时的安静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