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从瑾
注释 须弥:梵语suñya的音译,指佛教中的世界。 倒卓:倾倒。 海水逆流:比喻世事颠倒。 同参:指和尚、僧人。 作尽冤雠:结下深深的仇恨。 休休:悠闲自在的样子。 明日黄花蝶也愁:明天的花儿已经凋谢,蝴蝶也会为之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寺庙生活和修行者内心感受的七言绝句。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第一句“颂古三十八首 其二十八”,直接点明了主题
颂古三十八首 其二十五 棒头有眼,眼里无筋。多逢浊富,罕遇清贫。自入洞门烟锁断,不知世上几经春。 注释:棒头有眼,眼里无筋——形容人的外表看似正直,而内心却充满贪婪。多逢浊富,罕遇清贫——指社会上大多数都是富有的,而真正清廉贫穷的人却很少。自入洞门烟锁断,不知世上几经春——比喻那些身陷困境或陷入黑暗中的人,无法看清世界的变化和春天的到来。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人性中的贪婪与虚伪
【注释】:当阳打动番南鼓,万象森罗立地闻。 当阳是地名,在今湖北当阳县附近,此处指代南方。 不是大家齐则剧,难消白日到黄昏。 意思是说,如果不是大家齐心协力就会很混乱;而白日到黄昏的时候也难以消除。 译文: 当阳的鼓声震撼南方,大地万物森然矗立,仿佛能听到它们的声音。如果不大家齐心协力就会很混乱;而白日到黄昏的时候也难以消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方的壮丽景象,通过对鼓声、万象和黄昏的描述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事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无魔无我已降魔”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已经战胜了自己内心的魔障,成为了一个无敌的人。这里的“魔”指的是内心的恐惧、疑虑、自卑等负面情感,而“我”则是指诗人自己。这句诗表明了诗人已经克服了自己的内心障碍,成为了一个无敌的人。 “添得时人眼里花”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的人眼中看到的都是美好的事物,他们不再关注那些负面的事情
注释: 棚前夜半弄傀儡,行动威仪去就全。 子细思量无道理,里头毕竟有人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木偶戏场景。首句“棚前夜半弄傀儡”,描绘了在棚前夜半时分,人们正忙着摆弄着木偶的场景。次句“行动威仪去就全”,描述了木偶在表演中展现出的各种威仪和去就自如的状态。第三句“子细思量无道理”,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现象的思考,认为木偶的表演是没有道理可言的。末句“里头毕竟有人牵”
注释: 古帆未挂时,后园驴吃草。 日短苦夜长,行人须及早。 译文: 古帆还未悬挂,后园中驴儿正在吃草。 白天短暂,夜晚漫长,行人必须尽快出发。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和人生感慨的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叹。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属于《颂古》组诗中的第三十八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钟送黄昏鸡报晓(第一句):“钟”指古代寺庙中悬挂于大殿上的大钟,“黄昏”通常指的是傍晚时分,而“鸡报晓”则是说天快亮时公鸡开始打鸣。这里用“钟”和“鸡”两个事物作为时间的象征,表达了一种从日出到日落的时间流转感。 2. 赵州何用闲烦恼(第二句):“赵州”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多指代佛教禅宗六祖惠能
诗句释义: 1. 临济赵州 - “临济”是禅宗的一个流派,而“赵州”则是临济宗中的一个著名禅师。 2. 禅林 - 指禅宗寺庙,也泛指禅宗修行的地方。 3. 宗匠 - 指禅宗的大师或创始人。这里特指赵州。 4. 特地 - 特意,特意地。 5. 相逢 - 相遇。 6. 恰似相扑 - 比喻彼此之间的交流或互动,就像相扑比赛中双方的搏斗一样激烈和直接。 7. 现在行脚僧 - 指那些四处游历,以打杂为生
【注释】: 威风凛凛(lǐn lǐn):形容气势雄壮。 不容攀:不能接近。 跳入怀中便解颜:比喻酒量好的人,能喝得畅快淋漓。 诗胆大如山:比喻诗人的气魄很大。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酒量好的人能够豪饮,豪饮之后心情舒畅,所以面色舒展。而酒量差的人却很难做到,所以面色紧张。最后两句是说,酒量大的人,他的气魄就象山一般高大,而气魄小的人,他的勇气就象山一样渺小。 “威风凛凛”,形容气势雄壮
【注释】 ①一喝二喝:指喝酒。 ②宾主历然:指酒席上主人和客人,各尽其兴。 ③摸乌龟:形容饮酒无节制。 ④明月照积雪:比喻饮酒如雪白。 【赏析】 《颂古三十八首 其二十七》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诗中用“一喝”、“两喝”来比喻饮酒,以“宾主历然”、“不免俱瞎”来讽刺那些沉溺酒色、不辨是非的人。诗的末两句写景抒情,以酒喻雪,写出了饮酒的快感。全诗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