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圆玑
释圆玑是宋代诗人。 释圆玑是北宋时期的僧人,他生活在宋代的洪州翠岩寺中。他的诗歌创作主要在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3年)至宋徽宗崇宁初年(1102年)间,他曾担任洪州翠岩寺住持,后转住金陵的保宁寺
宋代释圆玑《答张无尽因续成诗》释义
诗句赏析 《答张无尽因续成诗》是宋代诗人释圆机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翠岩寺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和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诗歌原文与翻译: 1. 诗句原文: 野僧迎客下烟岚,试问如何是翠岩? 门近洪崖千尺井,石桥分水绕松杉。 2. 诗句翻译: 一个僧人欢迎客人进入烟雾缭绕的山中, 请问如何在这座寺庙中找到真正的修行之地? 门边就是洪崖先生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石桥将流水分开
宋代释圆玑《偈二首 其一》释义
【注释】 偈:佛教中的一种说教,以韵文形式写成。 二首:指此诗是第二首,第一首题为《不识字》。 不学文章不读书:意思是不学习做文章和读书。 颓然:形容颓丧的样子。 终日:整天。 自如愚:自然得像一个愚人一样无知。 百事:各种事情。 通晓:完全明白。 是马何曾唤作驴:难道那匹马还不曾叫它作驴吗? 【赏析】 《偈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组诗作品,共二首。此组诗前一首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的鄙夷和不屑
宋代释圆玑《偈二首 其二》释义
“无学庵中老,平生百不能。忖思多幸处,至老得为僧。”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释法忠所作《偈二首·其二》的第二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无学庵中老:在无学庵这个清静的地方,我年纪大了,没有学问和能力。 2. 平生百不能:我一生之中,有很多方面都是做不到的。 3. 忖思多幸处:我思考的时候,很多方面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有这样的生活状态。 4. 至老得为僧:直到晚年,我才能成为一名僧人
答张无尽因续成诗
野僧窿客下烟岚,试问如何是翠岩。 门近洪崖千尺井,石桥分水绕松杉。
释圆玑
释圆玑是宋代诗人。 释圆玑是北宋时期的僧人,他生活在宋代的洪州翠岩寺中。他的诗歌创作主要在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3年)至宋徽宗崇宁初年(1102年)间,他曾担任洪州翠岩寺住持,后转住金陵的保宁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