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鷟
注释: 1. 娘子为性好围棋:娘子,指年轻美丽的女子。为好,喜欢。围棋,是一种两人对弈的棋类游戏。 2. 逢人剧戏不寻思:每逢有人下棋时,她就会兴奋地参与其中,不会去思考其他的事情。剧戏,指下棋。不寻思,不去考虑。 3. 气欲断绝先挑眼:她的兴致高涨时,会故意挑剔别人的失误,以此发泄自己的情绪。气欲断绝,指情绪激动。先挑眼,指挑剔别人的失误。 4. 既得速罢即须迟:当自己的失误被别人抓住时
注释: 问李树,如何意不同? 李子树的果实是红色的,而人的面庞也是红色的。 应来主手里,翻入客怀中。 主人会把它带在身边,客人也会把它带在身边。 赏析: 这首诗以李子为题,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诗中通过询问李树与人的面庞是否相同,寓意了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和价值,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诗人认为李子树的果实鲜红诱人,但人的面庞也应该是红润的。然而,现实生活中
注释: 咏双燕子:咏叹一对燕子。 可可事风流:形容燕子双双飞翔,很是可爱动人。 即令人得伴,更亦不相求:即使有人能与燕子相伴,也不会向他索要报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燕子双双飞翔的优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 "双燕子,可可事风流",这句诗描绘了两只燕子翩翩起舞的美丽画面,"可可事风流"则形容燕子双双飞翔,很是可爱动人。这里的"可可"一词,既有赞美的意思
注释翻译:宁愿把美丽的嘴唇涂着朱红色的唇膏,喝着美酒陶醉其中,谁能使你的牙齿黑亮如常? 赏析:这首小诗是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一种讽刺和嘲讽。在诗人看来,人们应该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而不是物质上的奢华和虚荣。这首诗用“宁可”和“谁能”两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态度和看法,强调了精神生活的高贵和重要。同时,“朱唇饮酒”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不屑一顾
【注释】: 报文成金钗——这是古代女子用来赠送男子的首饰。文成公主,是唐朝时期唐太宗的女儿,后来成为吐蕃赞普(国王)的王后。 儿今赠君别,情知复会难——你今天送给我这份礼物是为了送别,我知道你以后还会回来。 莫言钗意小,可以挂渠冠——不要以为这小小的金钗微不足道,它还可以作为你的官帽上的装饰。 【赏析】: 此诗是一首离别诗,写一对情侣依依惜别的情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金钗”这一物品
注释:眼睛多本来就让他喜欢,口少元来常常被侵犯。 没事风声彻他耳朵,教人气满自填心。 赏析:此诗是咏物诗。前两句写尺八的外形和音色。眼多的尺八自然受到人们的钟爱,因为“眼多”说明声音丰富,有特色;嘴小的尺八则不然,因为“口少”,所以容易受气,被人侵夺。这实际上是在说尺八的音色。后两句写尺八吹奏时给人的感觉。“无事”指没有事的时候,“他耳”指别人的耳朵,“气满自填心”即气音充盈而填满人心
【注释】 天生素面能留客:指筝声清丽悦耳,使人听了心旷神怡。 发意关情:指弦上所发的音,有如心中所想之情。 在渠:指筝声宛转悠扬,像流水潺潺。 莫怪:不要责怪我。 向者:以前。 频声战:频频发出声音。 良由:实在要归功于。 乍:突然。 虚:空、空虚。 【赏析】 此诗是咏筝的。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弹筝的人善于用筝声吸引客人;后两句写弹筝的人善于用心弦弹出筝曲,使听筝的人陶醉。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得意似鸳鸯,情乖若吴越。 不向君边尽,更知何处歇。 诗意赏析: 1. “得意似鸳鸯”: - 这一联以鸳鸯的和谐与美满比喻诗人与所爱之人之间的情感融洽和深厚。鸳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它们的相互陪伴和和谐相处被视为爱情的最高境界。 - 此句表达了一种理想的爱情状态,即两人心意相通、相依相恋,如同鸳鸯般不离不弃。这种描述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赞美。 2. “情乖若吴越”
【注释】 报:报告。文成:指《文成公主》。其一,第一首诗。《文成公主》是一首著名的唐人绝句,其内容大致为:“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古时无强敌,今有万里威。胡风正摇荡,旌旆何逶迤。”此诗以汉喻唐,以明月喻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恩爱。“他道愁胜死,儿言死胜愁”即从这一角度落笔。 愁来百处痛,死去一时休。 百处:多方面,处处,无处。 休:休息、止息。 赏析:
【注释】: 自隐风流到,人前法用多。 自指其人以有风度;人前则用法度约束之。 计时应拒得,佯作不禁他。 应为“应知”,即当知道;拒指拒绝;佯作是假装。 译文: 自己有风度,人前却严格要求别人。 知道应该知道的事,假装不知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作者在诗中对那些表面道貌岸然、口是心非的人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挞。全诗语言简洁明快,一气呵成,读来让人感到痛快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