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渐逵
【注释】 饮少登伦贤侄桂花居:饮,喝酒。登伦,指登堂入室。贤侄,指侄女。桂花居,指侄女的住处。 阳月偶过公子宅:阳月,指农历十月,阳春三月为阳月。过,拜访。公子,古代对贵族男子的尊称。 菊辰叨宴桂花居:菊辰,即菊花节。叨,谦辞,用于自己受宠辱之事或自谦。宴,设酒宴。 帘珑细细调文琯:帘珑,形容帘子精致漂亮。调文琯(bǎn),调弄文房四宝。 行队森森列佩裾:森森,形容行列整齐。佩裾
饮少登伦贤侄桂花居时菊品盛开诗以纪之 两酌寒花对主人,鲜妍群煦座中春。 不将丽色夸名族,独与高贤作近邻。 漏促每深残夜兴,朋交同有廿年真。 恨来理棹归山速,不即携壶更一亲。 注释: 两酌寒花对主人,鲜妍群煦座中春。 ——两杯酒(指酒)在桌上,寒花(指菊花)盛开,给座中的人带来春天的气息。 不将丽色夸名族,独与高贤作近邻。 ——不用美艳的景色去炫耀自己的家族,而是独自和高尚的贤人做邻居。
诗句释义及分析: 1. 珠寺江头送客行 - 珠寺江头:描述一个地理位置,珠寺位于江边,可能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 送客行:表明这是在为某人送行的情景。 2. 越山迢递接燕京 - 越山迢递:形容越山的遥远和高耸,"迢递"意味着距离遥远。 - 接燕京:提到将到达的目的地是北京,即燕京,这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期待。 3. 霜横白雁排风落 - 霜横白雁: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丛磴纡盘一径微 - 描述了秋日里书院中蜿蜒曲折的小径,显得幽静而美丽。“丛磴”指台阶上的灌木,“纡盘”意味着弯曲盘旋。“一径微”表示小径虽狭窄却清晰可见。 2. 清秋澄灏藉光辉 - 秋天的天空清澈、宽广,阳光洒下,给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 3. 重溟列峤霏霏出 - 重峦叠嶂的山峰上,云雾缭绕,如同轻飘飘的雨丝般飘洒出来。 4. 鹿日雄风故故依 -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承蒙簪组孚全越,润国才华动两京。- “簪组”指的是官员的服饰,而“孚全越”、“润国”和“两京”可能是指某位官员在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的政绩及影响力。这里表达了对这位官员治理越州、使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 2. 已见伯夷能典礼,更闻张载善论兵。- “伯夷”指古代的贤人伯夷,他以廉洁著称;“张载”是宋代的著名学者,擅长军事理论。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
越森楼次韵答三洲 高台文榭散霏烟,嬴得闲游迹似仙。 海内才名归郏鼎,天涯艰险叹商川。 习池遥接荷花渚,韦曲同成月夜船。 一任儿童歌进酒,荔支红压石桥边。 注释: - 高台文榭:指高高的亭台和华丽的建筑。 - 嬴(yíng)得:得到。 - 闲游迹似仙:形容游历的足迹如同神仙一般。 - 海内:这里泛指国内。 - 郏(jiá)鼎:古代的一种鼎器,以地名命名。 - 商川:商河,一条河流。 - 习池
翠云长护荆花馆,词客时过梦玉堂。 已经见到霓裳四座森立,不需用丝管演奏清商。 墨池波静鱼知出,芸馆风高燕欲狂。 也喜江山成锦绣,不应垂白老严光。 注释: 题伦樾溪秀野亭三首 翠云长护荆花馆,词客时过梦玉堂。 已经见到霓裳四座森立,不需用丝管演奏清商。 墨池波静鱼知出,芸馆风高燕欲狂。 也喜江山成锦绣,不应垂白老严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伦樾溪秀野亭的赞美之作,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同李三洲、伦右溪登灵洲和韵 云里青山树里台,那堪秋色逐人来。 疏松细草浑三径,扫石临流共一杯。 风静星河如露冷,月明箫鼓并朝回。 佳辰良会应能几,曙色残更莫浪催。 注释: 云里青山树里台:形容景色优美,云雾缭绕中的青山,仿佛树木掩映的亭台。 那堪秋色逐人来:秋天的色彩随着人的到来而更加绚丽多彩。 疏松细草浑三径:稀疏的松树和细软的草地,构成了三条小径。 扫石临流共一杯:沿着石头走,面对着流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要点、语言特点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同时,注意结合注释及题目要求来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例如“霜叶”“石门”是关键词,“霜叶”点明时间,“石门”表明地点。另外,“山魈”是关键词,“尚识”表明山魈的机警;“地锦”是关键词,“学士碑”指王之涣的墓碑。 【答案】 野寺相逢九月期,石门霜叶乱参差。山魈犹识贪泉水
寿李三洲 【注释】:巾:指古代的头巾。已见:已经看见了。归田日:回家种田的日子,即辞官归隐。野服:指便装或平民服装。入社时:参加祭祀活动的时间。卢植(125—192):字子干,东汉末年经学家、古文家,著有《卢尚书集》。生徒:学生。盈越国:人口众多。武侯: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智慧和谋略著称。重南夷: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特别关照和重视。襟怀:胸怀志向。三秋菊:比喻高洁的品质。韬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