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渐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敻所作的《避暑山中十咏·睡起》。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爱尔紫团茗,来烹玉井泉。” - 注释:你们(我与朋友们)喜爱那紫色的团茶,将它烹煮以取其精华。 -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茶的喜爱,以及他乐于分享这份喜悦的情感。 2. “茗分樵岭远,泉出越山鲜。” - 注释:茶叶来自遥远的樵岭,泉水源自越山的深处,都是清新自然的。 - 赏析:通过描绘茶叶与泉水的产地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诗中描述了作者在山中避暑期间对农田和农民辛勤劳作的感受。下面是逐句释义: 新畬足稻香,迂懒懒得先尝。 新翻的泥土充满了稻谷的香味,但我却懒得去品尝。 万夫勤一粒,百井忆同乡。 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辛勤地耕作,每一粒稻谷都凝聚了他们的汗水。我思念着那些和我一起种田的乡亲们。 旱气今逾甚,晚苗安可常。 由于天气干旱,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注】晓起:早晨起床。 凭高事事幽:凭高眺望,一切事情都显得幽雅。 凉风满衣袖:凉爽的风从袖中飘进。 旭日上帘钩:朝阳初升,光线射进窗帘。 云暗东山寺:云雾笼罩着东山寺。 秋深北阁楼:秋天,北楼阁也显得幽寂了。 应是凤鸾洲:自己唱着歌,跳着舞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维在山中避暑时所作,名为《夏夜泛舟》。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富有深意,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五月荔枝熟,空山暑不欺。 "五月"表明了季节,而"荔枝熟"则描绘了夏日的丰收景象。"空山"意味着没有其他人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暑不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认为即使炎热的天气也不会破坏这份美好。 绿阴还隐颗,红处遂盈枝。 "绿阴"形容树的浓密的叶子形成的阴影
注释: 1. 空苍望不极,晓色太分明。空苍:空旷的蓝天。望不极:望不到尽头。 2. 樵雁平相接,旗萝翠欲擎。樵雁:指打柴的雁。平相接:水平面相接。旗萝:松树枝条交错的样子。 3. 北阁云方淡,东山暑气轻。北阁:北面的楼阁。云方淡:云层很淡。 4. 忽惊浮旭日,已觉动冲情。旭日:初升的太阳。动冲情:触动了内心的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景色的诗。首联“空苍望不极
【注释】 遥思碧桃坞:想象那遥远的碧绿的桃园。 重荒太乙池:重阳时节,太乙池边的草木已荒芜。 万松寒匝地:万棵松树环绕着大地发出清冷的气息。 炎日远辞枝:炽热的太阳远离了树梢。 石冷多妨卧:石头冰凉,妨碍睡眠。 云生半湿衣:白云缭绕,衣服半湿。 香风时一到:偶尔吹来一阵香气阵阵的清风。 疑是白莲知:好像闻到了莲花的香味。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山中避暑,看到万松、太乙池,想到碧桃坞、白莲
栖贤桥 赏析与解读宋代晁补之作品 1. 诗句原文 爱尔栖贤地,虹桥驾碧漪。 洞传唐李勃,碑刻宋淳熙。 落日闲丹壑,长风怯葛衣。 欲穷庐阜顶,五老会相期。 2. 译文注释 “爱尔栖贤地”:表示对栖贤这个地方的喜爱。 “虹桥驾碧漪”:形容桥梁横跨清澈的河水,如彩虹般美丽。 “洞传唐李勃”:指古代唐朝诗人李勃的遗迹或传说。 “碑刻宋淳熙”:描述宋代皇帝淳熙时期留下的碑文。 “落日闲丹壑”
首先给出诗句: 1 飞云杳何许,疑是祝融宫。 2. 石室自昏晓,太虚惟渺蒙。 3. 瑞气多浮夜,凉云半碍空。 4. 会当凌八极,来此搆芳丛。 5. 飞云顶 接下来对每句诗进行逐字释义: 1. 飞云杳何许,疑是祝融宫: - “飞云”指的是高远飘忽的云。 - “杳”意为遥远、不见踪影。 - “何许”询问何处。 - “疑是”表示怀疑是某处。 - “祝融宫”是古代传说中的南方火神祝融氏所居之宫殿
《别郑东溟同年》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解读与注释 1. 磊落东溟子:磊落意指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人。东溟子指的是郑东溟,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才华的人。磊落东溟子表明郑东溟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2. 为官迟尔期:为官迟指郑东溟在官场上的晋升速度较慢。尔期指未来的时间,表示期待他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注释】 ①郑东溟:指友人。②玉扃:门关,即“玉扃扉”。③灵纵:精神飞扬,意气风发的样子。④星岩:星宿山的岩石。⑤蓬阁:指仙家居住之地,也作“蓬壶”、“蓬莱”解。⑥云槎:神话传说中仙人所乘的神木筏子或木鸟。⑦帝阍:天帝的门。⑧苍佩:指神仙的法器。螭头:传说中的神兽,用来形容帝王的宝冠。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与朋友告别时写的一首送别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全诗以景起兴,情景交融,意境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