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渐逵
有客来相对,不嫌朝露霏。 穿篱花蝶引,拂树水禽飞。 苍子煎茶去,渔儿趁市归。 寒儒笑兼味,𧒽蚬入秋肥。 解析 第1句:有客来相对,不嫌朝露霏。 - 诗句解读:诗人迎接客人的到来,与他们相对而坐,并不嫌弃早晨的露珠沾湿了衣裳。这句反映了诗人与客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和对生活的热爱。 - 关键词:有客、相对、不嫌、朝露霏。 - 注释:此句展现了诗人热情待客的场景
【注释】 春水生桃渚:桃花盛开的江面上。 扁舟遥自通:小船儿在远处与陆地相通。 浦云低压岸:浦上的云雾低垂到江岸边。 花雨细从风:花雨飘洒如雨,随风飘荡。 鼓急疑牵濑:鼓声急促好像水流被拉动。 歌残欲罢钟:歌声将尽,似乎听到远处钟响。 山人亦何幸:我这个山人多么幸运。 文会兴相同:文人聚会的乐趣是一样的。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游历江南时,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江花雨图
译文: 避暑山中十咏睡起我的道路多黄子,讲堂清昼阴。 峨冠惊野鸟,丹荔杂青衿。 时有蓑笠伴,迥无车马音。 忽思成过访,欣遇碧山岑。 注释: 1. 吾道多黄子:指我道路多黄子(即诗人),黄子为古代隐士的自称。 2. 讲堂清昼阴:指夏日炎炎之时,讲堂里显得十分安静和幽静。 3. 峨冠:指头戴高高的帽子。 4. 丹荔:一种水果,颜色红艳如同丹砂一般。 5. 青衿:古代学生所穿的衣服,青色
【解析】 “旬日苦炎毒,遥知酿雨天”的意思是:十天以来炎热酷暑,远知是雨水来临的征兆。 “楼头云欲压,阶下蚁先悬”的意思是:高楼上的云雾好像要压下来,阶下的蚂蚁好像要飞起来。 “林暝声逾切,风狂势转骞”的意思是:树林里的声音更加响亮,风也变得狂暴起来。 “绮窗清簟外,忆汝自多贤”的意思是:华丽的窗户之外,有清凉的竹席,我想念你,因为你总是那么聪明贤惠。 【答案】 译文: 十天以来炎热酷暑
【注释】 1. 避暑山中:作者在山中避暑。 2. 十咏睡起:指诗人在避暑时,写了十首描写夏日的诗。 3. 月下:月光下。 4. 苦明:形容月色明亮。 5. 杖藜:拄着拐杖。 6. 怜:怜悯。 7. 飞萤:即萤火虫,借指月亮。 8. 宿鹭:夜晚栖息的白鹭。 9. 素质:白色。 10. 真工:真正的功夫。 11. 迥不私:非常公正。 12. 夜深香太切:夜深了香气还那么浓烈,仿佛要飘到身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亭中游览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松径、石台、沧海、白云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细路穿松径(细路:小路)——小路穿过松树林,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平厓敞石台(平厓:平坦的山崖;敞石台:宽敞的石台)——在山崖上搭建了宽敞的石台,供人们休息。 地从沧海尽,山自白云来(地从沧海尽:土地延伸到海洋深处;山自白云来:山峰直插云霄)——大地延伸到海洋深处
诗句释义 1 对雨:面对雨水 2. 晓雨增秋色:清晨的雨水使秋天的色彩更加明显 3. 萧风醒客颜:冷清的风让人感到清醒,也唤醒了旅人疲惫的面容 4. 乱书慵自检:杂乱的书页懒得自己检查 5. 危径杳难攀:危险的小路难以攀登 6. 瞑入逍遥世:黄昏时分我进入自由自在的境界 7. 澄深定照关:清澈深邃的水能照亮我通往的地方 8. 空山馀两月:空山中余下了两个月的时间 9. 了误得真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默写名句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求考生有较强的语言识记能力。要求考生熟记名篇名句。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和赏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答案】 ①“藩”,指藩镇节度使(节度使:唐代军事行政长官,相当于州长)②“迂”,迂腐③“贤人榻”:指贤人的卧具④“揶榆”:讥笑。 译文: 我天天登高而眺远,是个迂腐的儒生,在春光中显得更加迂腐。 水天一色,云影浮动,是我往来栖息的地方
【解析】 此为五言律诗。前四句写诗人在避暑山中的闲适生活,“独深伦子念”的“伦子”指僧人名,后两句是说诗人对佛教典籍不屑一顾;“远期知有待”的“远期”指佛学理论,“近约定何如”的“定约”指佛家戒律。后四句写诗人对佛教的批判态度。 【答案】 译文: 独自在深山中修行,思念痛苦得瘦弱。 每出惊人的句子,耻于看非圣书。 远观未来有期,近观自己能行吗? 毒热的环境相违背,烟萝似不迂。 赏析: 首联点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避暑山中十咏·睡起》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浴罢午睡足,琅玕青簟幽(注释:沐浴后午睡足够,躺在凉爽的竹席上) 译文:沐浴过后,午睡足够了,我躺在凉席上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炎热的夏季午后,通过洗个热水澡,然后午睡来放松自己的情景。"琅玕"指的是绿色的竹子,而"青簟"则是用青竹编织而成的席子,这两样都象征着自然和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