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直
【注释】 ①复作他乡别:又作别。 ②故侣稀:旧日的同伴很少。 ③愁先江草合:形容思乡之情,愁苦如江边的草木,已经凋谢了。 ④岳云飞:泰山的云雾缭绕飞翔。 ⑤官曹当食豨:做官的地方应当吃猪肝。 ⑥知君兼吏隐,且莫赋初衣:知道您有隐居的志趣,就不要再吟诗作赋了。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萧天宠赴莱芜任官的诗。诗人与萧天宠同游于石莲洞,情同手足。这次分别,自然十分悲痛。诗人以“愁先江草合”起句
诗句原文 空有连城璧,当年竟莫售。一官聊佐郡,遥去越江头。霜重淹行骑,尘昏辨故裘。阊门如过棹,莫更问吴钩。 译文注释 这首七言律诗是明代王绂的作品,通过送别周经历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首两句“空有连城璧,当年竟莫售”描绘了诗人虽有珍宝却无人赏识的遗憾;第三、四句“一官聊佐郡,遥去越江头”表达了诗人虽为小官,却愿意远赴他乡,助人为乐的决心;最后两句“霜重淹行骑
华省正鸣莺,青门别思萦。 晓来五马去,春逐百花行。 古郡依东海,危楼控两京。 南邦愁带甲,到日有长城。 注释解析: 1. 华省:指朝廷的高级行政区,通常指中书省。鸣莺:指春天的燕子在枝头欢快地鸣叫。这里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燕子在华省鸣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2. 青门别思萦:指的是诗人在离别家乡时心中涌起的思乡之情。青门,是古代长安的一个城门名,常被用来借代京城长安。别思萦
何封君社中二首即何振卿父也 其二 上国开三径,燕歌异四愁。 支颐观紫陌,适意度青牛。 春院星恒聚,秋台月共酬。 莫须寻阆苑,兹地胜昆丘。 注释: 1. 上国:指京城,这里指代诗人的故乡或朝廷所在地。 2. 开三径:比喻开辟三条通向外界的道路。 3. 燕歌:指边塞的歌曲。 4. 四愁:通常用来形容忧愁之多,这里是借指边关的苦楚。 5. 支颐:形容深思的样子。 6. 紫陌:紫色的小路
况吉夫督学贵州 紫衣切文昌,兰芬天上郎。 新辞振鹭侣,去近碧鸡乡。 剑佩穿蛮部,文章被鬼方。 何妨轻万里,冠已著神羊。 注释: - 况吉夫督学贵州:况吉夫在贵州担任教育职务。 - 紫衣切文昌:形容衣服的紫色如同文昌星一样高贵。 - 兰芬天上郎:形容气质高雅如天上的兰花般芬芳。 - 新辞振鹭侣:表示新的官职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 去近碧鸡乡:指离开家乡前往远方的碧鸡村。 - 剑佩穿蛮部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此类考点真诚考查考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在考纲中文化常识通常考查一个字音、一个词语、一句话和一类文化知识。 【答案】 译文:
【注释】 ①联佩:指玉佩。青琐:天子所持的玉符,因以“青琐”借指皇帝。②同曹:指与范郎中同僚。③欲成花下醉:想趁着在花下饮酒作乐的机会。④熊轼:指代地方官。⑤铙吹:古代军中乐器名,此处泛指军乐,镇:常。⑥熊轼远:指远离朝廷。 【赏析】 此为作者出守淮阳时所作,是组诗中的第二首。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出守地方的欣喜之情以及他对朝廷的眷恋之情。 “联佩鸣青琐,同曹住白云。”起句写自己和范郎中一起赴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它描述了皇宫的壮丽景象和皇权的威严,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富强的美好祝愿。 我们来看第一句“井干复天都,门成接斗枢”。井干是一种古代宫殿的建筑结构,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而“门成接斗枢”则意味着这座宫殿的大门已经建成,可以通向皇宫的核心区域。这两句诗描绘了皇宫的宏伟壮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我们看到第二句“螭蟠衔瑞榜,凤绕夹金铺”
诗句原文: 辋水开南垞,濠梁得上游。 鱼吹闻枕畔,荷气到床头。 屿覆长生草,波回不系舟。 蛟龙今作雨,曾是昔潜虬。 翻译: 这首诗通过描述辋水和濠梁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首句“辋水开南垞,濠梁得上游”描绘了辋水和濠梁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下来,“鱼吹闻枕畔,荷气到床头”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美好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
大朝门同午楼复建百官朝贺二首 其二轩阁看仪凤,尧阶俯濯龙。 宸聪从此达,猎疏拟谁封。 燎火光云汉,珂声接曙钟。 定应门下省,承问独从容。 注释:在轩阁上观看仪凤的仪形,尧帝的台阶俯视着濯龙;陛下的智慧从这里传达出去,狩猎时疏放的猎鹰谁能封侯?火光映照在云海之上,珂的声音与清晨的钟声相接。一定应该在门下省,询问我只有我能够从容应对。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仪凤”和“濯龙”为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