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乔
题终南山白鹤观 上彻炼丹峰,求玄意未穷。 古坛青草合,往事白云空。 仙境日月外,帝乡烟雾中。 人间足烦暑,欲去恋松风。 译文: 登上终南山的白鹤观,遥望那高耸入云的炼丹峰,寻求道教的玄妙真意却永无止境。古老的祭坛被青草覆盖,往日的事都已如云般飘散。仙界在日月之外,而天庭则在烟雾中隐约可见。人世间的炎热令人烦恼,想要离去却又留恋那松林中的清风。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终南山白鹤观的七言绝句
【注释】 1.边将:指边远地带的军人将领。 2.夸胆气:形容勇气壮烈。 3.功在杀人多:功劳在于杀敌众多,即战功卓著。 4.对酒擎钟饮:举杯痛饮。 5.临风拔剑歌:站在风中挥剑高歌。 6.师平碎叶:平定碎叶城,碎叶是西域地名。 7.掠地取交河:占领了交河城。 8.孔门客:孔子的学生。四科:古代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为“四教”,此处指四种才能。 赏析: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英勇边将的赞扬与尊敬之情
【注释】 滕王阁: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 昔人:从前的人。 遗阁:旧时留下的建筑。 大江隅:江边。 叠浪:指波浪。有时,有时有;闲云:闲散的云彩。无日无;返照:夕阳或月光照射到水面上,反射出一片片光点。后帆孤:晚归的船只。 未得营归计:没有打算回家。 菱歌:采菱女唱的歌。 【赏析】 此诗为诗人在南昌登临滕王阁时所写。首句“昔人”点题。次句写滕王阁下临大江,是一处古迹,也是一处胜景。三至五句是写景
华山 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 众水背流急,他山相向重。 树黏青霭合,崖夹白云浓。 一夜盆倾雨,前湫起毒龙。 注释: 1. 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是谁用倚天剑削出了华山的险峻山峰?这是对华山自然景观的一种赞美和描绘。 2. 众水背流急,他山相向重:众水在背流(即逆流)的地方流速很快,而对面的山峦则相对更加险峻。这是对华山地理环境的一种形象描绘。 3. 树黏青霭合,崖夹白云浓:树木被青霭笼罩
送宾贡金夷吾 渡海登仙籍,还家备汉仪。孤舟无岸泊,万里有星随。 积水浮魂梦,流年半别离。东风未回日,音信杳难期。 注释:1. 渡海登仙籍:渡过大海,登上神仙的名册。2. 还家备汉仪:回家准备汉朝的礼仪制度。3. 孤舟无岸泊:孤单的小船没有停泊的地方。4. 万里有星随:在遥远的万里之外,有一颗星星陪伴着。5. 积水浮魂梦:像水一样漂浮的灵魂和梦想。6. 流年半别离:时光流逝了一半
【注释】郢州:今湖北江陵县。寒山:指长江中上游的群山,冬季常积雪不化。计吏:官名,掌文书簿籍,负责统计和上报地方情况。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江边景色的诗,全诗写景抒情,融情于景,语言朴素自然,清新隽永。首联“孤城临远水,千里见寒山”,描写了江边小城的远景,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颈联“鸟归残烧外,帆出断云间”描写了江边的景色,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与寂寞。尾联“此地秋风起
【解析】 (1)“书边事”是题目,是这首诗的主旨。“书边事”即“写在纸上的事”,也就是“征人戍边的故事”。 (2)“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意思是:凄厉的号角声划破了宁静的秋空,征人们倚立在边城的高楼,凝望着远方。这一句写出了戍边战士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3)“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意思是:春风轻拂着长满青草的坟墓,夕阳映照下的天山犹如一片巨大的屏风。这一句既写了自然景色
兹峰何玉立,烟色绕苍茫。 渔艇散城市,人家为水乡。 穿云浮远树,飞鸟极斜阳。 遥浦澄如练,禅灯发夜光。
视天云梦梦,照镜有交光。 笑我迷中醒,怜他觉后狂。 虚空尽何处,流水去无方。 寄语参修者,人因小悟忙。
客里快相见,招携忽满船。 童多行亦得,载重饮须先。 歌细缘花岸,香酣晕触天。 笑中迎后至,奇谑更申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