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赠李将军》。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吾宗偏好武,汉代将家流。 - "吾宗"指的是杜甫自己的家族,他出身于军事世家,因此他对军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汉代将家流"则是指他家族世代相传的军事传统。 走马辞中禁,屯军向渭州。 - "走马"指的是快速行动,"辞"在这里可能是指告别的意思,"中禁"通常指宫廷内部。"屯军"指的是驻扎军队,"渭州"则是唐代的一个地名
注释: 1. 和太学赵鸿博士归蔡中 - 和诗:这是一首应和之作,表示回应赵鸿博士的赠诗。 - 太学:古代的学校,这里指京城中的太学。 - 赵鸿博士:赵鸿,字鸿卿,是当时著名的学者、诗人。 - 归蔡中:回到蔡中(地名),可能是指作者的家乡或者他曾经生活过的某个地方。 2. 得禄从高第 - 得禄:得到官位,获得俸禄。 - 高第:科举考试的高分。 3. 还乡见后生 - 还乡:返回家乡。 - 后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为范阳郡司马、蜀州刺史范云所作。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平仄相对,韵律严谨,对仗工整。下面逐句解释: - 第一句“西京无暑气,夏景似清秋”,描绘了京城夏日的景象,与秋天相似。 - 第二句“天府来相辟,高人去自由”,意味着范云来到成都后,得到了朝廷的赏识和重用。同时,也暗示着范云离开京城的自由自在。 - 第三句“江山通蜀国,日月近神州”,描述了范云在蜀国的壮丽山河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特别是要抓住诗中的关键语句,理解其思想情感。同时注意体会诗人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勉力”是全诗的首句,起统领作用,以下四句都是围绕“勉力”这一中心来写的。第一、二句说:“日月不并照,升沉俱有时。”“日月不并照”指太阳和月亮不会同时出来或同时隐没,比喻人不可能一帆风顺或事事如意。“升沉”是指升与降
诗的逐句释义 1. 空门有才子:在寺庙中,有许多才华横溢的人。 2. 得道亦吟诗:即使修得正果,也常常吟诗作赋。 3. 内殿频徵入:皇宫内部经常召请他们入内参与宫廷的诗歌创作与讨论。 4. 孤峰久作期:在孤独的山峰上,长时间地居住和修行。 5. 高名何代比:他们的名声,无论何时都无人能及。 6. 密行几生持:他们的修为深不可测,一生都在坚持这种修为。 7. 长爱乔松院,清凉坐夏时
注释: - 久在仙坛下:长久居住在山神的坛下,即指隐居。 - 全家是地仙:整个家族都是地仙,即世代隐居山林。 - 池塘来乳洞:像池塘里的水一样清澈,像牛奶一样的山洞。 - 禾黍接芝田:稻田中生长着茂盛的禾苗,就像灵芝田一般。 - 起看青山足:站起来观看远处的青山。 - 还倾白酒眠:喝着酒就倒头睡着了。 - 不知尘世事,双鬓逐流年:不知道尘世中的琐事,两鬓的头发已经随着年华而变白。 赏析:
送新安少府 南浮虽六月,风水已秋凉。 日乱看江树,身飞逐楚樯。 后期谁可定,临别语空长。 远宦须清苦,幽兰贵独芳。 注释: 1. 《送新安少府》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别诗。 2. 南浮:泛指南方水路。 3. 六月:这里是指夏天。 4. 风水:古代认为风水与地理有关,此处指地理气候。 5. 秋凉:秋天凉爽。 6. 日乱看江树:《庄子·逍遥游》:“吾犹守而待之
题栖云寺立上人院 李频笔下禅意诗篇 1. 诗句释义 - “是法从生有”:此句表明佛法自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 “修持历劫尘”:修行者历经劫难,如同尘埃中修行。 - “独居岩下室”:在岩石下的洞穴中孤独修行。 - “长似定中身”:修行者如入定般,身心合一。 - “树老风终夜”:树木枯萎,风声伴随整晚。 - “山寒雪见春”:寒冬中,雪后春光乍现。 2. 译文 - 是法自生而有,修行历经劫尘。 -
【注释】 宛陵东峰亭:在今安徽省宣城市,为诗人与友人相别的地方。 语:交谈。 修篁(huán):修长的竹子。迥:远、高。 列岫(xiù):连绵的山。限:限制、隔断。 三楚:指汉水下游一带地区,这里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区。 五湖:《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潜、洛、沅、湘。”《周礼》:“淮海惟扬州,荆州惟豫州,豫州惟荆州。”郑玄注:“荆、扬二洲,皆在江北,故言荆州也
``` 华山寻隐者自入华山居,关东相见疏。瓢中谁寄酒,叶上我留书。巢鸟寒栖尽,潭泉暮冻馀。长闻得药力,此说又何如。 注释: - 自入:进入 - 华山居:在华山居住 - 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 - 瓢中:比喻寄托 - 叶上我留书:在树叶上留下字条 - 巢鸟:栖息的鸟儿 - 寒栖尽:寒冷时鸟儿都飞走了 - 潭泉:山间的泉水 - 得药力:获得神奇的药力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