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不并照,升沉俱有时。
自媒徒欲速,孤立却宜迟。
尽力唯求己,公心任遇谁。
人间不得意,半是鬓先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特别是要抓住诗中的关键语句,理解其思想情感。同时注意体会诗人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勉力”是全诗的首句,起统领作用,以下四句都是围绕“勉力”这一中心来写的。第一、二句说:“日月不并照,升沉俱有时。”“日月不并照”指太阳和月亮不会同时出来或同时隐没,比喻人不可能一帆风顺或事事如意。“升沉”是指升与降,指仕途的得失升降。这两句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不能同时出现,升官和下台也是常有的事。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把人的升迁与日月的升沉相比,既形象贴切又生动有力。第三、四句说:“自媒徒欲速,孤立却宜迟。”意为自己谋求升迁,只希望早日得官,但孤立无援,又必须谨慎缓慢地行事。这两句的意思是:想求得一官半职,只想尽快升迁,却不懂得孤军作战、孤立无助时更需要谨慎慢行。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申发,强调在逆境中要忍耐等待,不可急躁冒进。第五、六句说:“尽力唯求己,公心任遇谁?”意思是:只要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就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重用;至于能否得到公正的待遇,那可就难说了。这两句意思是:只要自己尽心尽力,就应该得到别人的赏识和重用;至于是否能得到公正的待遇,那就很难说了。这是对前面几句的进一步发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坎坷不平的认识,表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最后两句说:“人间不得意,半是鬓先衰。”“人间不得意”,意思是:在世上得不到意趣,大半是由于年老色衰。“鬓先衰”指头发先白,这里用来比喻年纪大了。这两句是全诗的结论,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坎坷不平的认识,表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整首诗通过“日月不并照”“升沉有定时”等自然现象的描写,引出“自媒徒欲速,孤立却宜迟”、“尽力唯求己,公心任遇谁”、“人间不得意,半是鬓先衰”的诗句,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答案】

①日月不并照,升沉俱有时。(日月不并照:太阳和月亮不能同时出现,升官和下台也是常有的事。)②自媒徒欲速,孤立却宜迟。(自媒:自己谋求升迁。)③尽力唯求己,公心任遇谁?(尽力:尽心尽力。)④人间不得意,半是鬓先衰。(人世间得不到志趣,大半是因为年老色衰。)⑤劝君莫采桑,慎勿近大荒。(劝你不要采摘桑叶,不要轻易接近大沙漠。)⑥采之欲遗我,将恐失所亲。(采摘后想要送给我,恐怕会失去亲密的朋友。)⑦愿君生贤子,同去还相迎。(愿你生育贤明的儿子,一同回来迎接我吧!)⑧亲戚共一家,还作儿戏吗?(亲戚都成了一家人,还玩什么游戏呢?)⑨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人生没有依托,就像路边尘土一样无根而飘散。)⑩朝为轻尘,夕成阵云。(早晨像尘埃一样轻浮,晚上成为云彩般浓密。)⑪阴晴复何言,春赏暮忘归。(天气晴朗还是阴暗又有谁说得清?春天游玩忘记了回家的时间)。⑫游目视八方,物色尽遭遇。(放眼望去,所见之物无不遭遇着变故。)⑬野花开映地,寒林风扫空。(野花开放映照着大地,寒林中的风扫荡着空旷的天空。)⑭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以疏石径,人家生半阴。(山中没有什么可以拥有的,岭上风高云淡,只有稀疏的石头小径,人家只能一半被阳光照亮。)⑮清风吹我襟,安得万里翼。(清风拂面令人神怡,怎会有万里的翅膀飞翔呢?)⑯北阙休上书,建章三月月圆夜。(朝廷不用我的忠诚之言,建章宫里也不见明月的圆满之夜。)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五岳寻找神仙不怕路途遥远,一辈子乐于游览名山胜水。)⑱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从白云的尽头开始修行,春光永远与青溪相连延绵不断。)⑲黄鹄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大雁一旦飞走就永不返回,千百年来白云依然在空中飘浮。)⑳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北方的胡马依恋北风,南方的小鸟筑巢于南枝。)㉑古路入云海,登高望所思。(古道通向云端云雾之中,登高远望寄托思念之情。) ㉒美人赠我玫瑰花,何以报之(以玫瑰)? 倾国倾城两不知!(美人赠送给我玫瑰花,我怎么报答她呢?倾国倾城的人儿我竟然一无所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