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
宋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字泰伯,世称盱江先生、直讲先生。 宋仁宗庆历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举「茂才异等」不第,与范文正等友善,拥护「庆历新政」。 倡立盱江书院(盱江在南城),教授生徒,从学者常数百人,世称「盱江先生」。 宋仁宗皇祐初,由范文正荐为试太学助教,后为直讲。 嘉祐中,为海门主簿、太学说书、权同管勾太学。 嘉祐四年(西元一〇五九年)卒,年五十一。 盱江以文章知名,通经术
送古山人
喜闻吉事怕闻凶,天下人心处处同。 乍出山来言语拙,莫将刺字谒王公。
登越山
腊后梅花破碎香,望中情地转凄凉。 游山只道寻高处,高处何曾见故乡。
送丁正臣
铅椠辛勤四十年,抟风不上鬓霜寒。 朱门何处是知己,短褐空瓢行路难。
送夏旦赴举
岭梅初尽草初生,马上春风酒易醒。 好共大鹏双奋击,此行有路到南溟。
赠日者邹生
贤不必通愚不穷,悠悠无处问苍穹。 可怜富贵君之柄,断在山人指掌中。
屈原
秋来张翰偶思鲈,满箸鲜红食有馀。 何事灵均不知退,却将闲肉付江鱼。
感义
懊恼常人只好儒,古来忠义出屠沽。 试将朱亥相伦拟,几个衣冠是丈夫。
儒行
一死相从患难时,何人能与古人齐。 郦生泉下还知否,卖友而今价转低。
送杜万
谷口生涯已是贫,素衣还拟冒京尘。 因风早寄登科信,装点江南几日春。
送傅野
国学先生石与孙,金铃木舌士林间。 欲将天下观诸掌,之子从今上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