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
宋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字泰伯,世称盱江先生、直讲先生。 宋仁宗庆历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举「茂才异等」不第,与范文正等友善,拥护「庆历新政」。 倡立盱江书院(盱江在南城),教授生徒,从学者常数百人,世称「盱江先生」。 宋仁宗皇祐初,由范文正荐为试太学助教,后为直讲。 嘉祐中,为海门主簿、太学说书、权同管勾太学。 嘉祐四年(西元一〇五九年)卒,年五十一。 盱江以文章知名,通经术
暮春始游城西
病多无力逐纷华,三月衡门未见花。 长恐后期成索寞,果逢残景独咨嗟。 栏干倚望山空在,杯酒迟留日易斜。 谩说明年更春色,不知园囿属谁家
清明日作
迟迟日景坐成曛,闻说清明在此晨。 花卉不宜愁眼看,勾芒能为几人春。 销磨志气多因老,点检交游半作尘。 欲向醉乡聊自适,病来还厌举杯频
答张鬷嘏
几年江外恣荒唐,偶脱荷衣觇国光。 自是狂言无可择,敢嗟贤路有相妨。 谩将文史为生业,已约渔樵共醉乡。 多谢故人贻绝唱,爰居宁解听铿锵
留题归安尉凝碧堂
骚人得助是江山,千里幽怀一凭栏。 野色岂唯春晚秀,天风长似月边寒。 身闲暂觉尘埃远,境胜才知宇宙宽。 只恐仙壶提挈去,不教凡眼醉中看
早起有怀
草草西风动葛衣,呼僮前启竹间扉。 山僧好睡钟声晏,社户多贫酒气微。 岂是客愁浑较可,只因书卷解忘归。 旴江百里清无滓,枉属闲人坐钓矶
书松陵唱和
天命相逢陆与皮,当年才调两权奇。 朝端未有输忠处,诗外应无用力时。 意古直摩轩昊顶,言微都泄鬼神私。 近来此道中兴也,泉下英魂知不知
季夏雨中宛有秋色四望之际百感生焉因题于纸
粟花时节雨修修,莫道如秋即是秋。 客路几千成大梦,年华一半落东流。 眼存将圣生前笔,心得骚人格外愁。 微物若教无所失,尘埃犹愿补嵩丘
寄小儿
两世茕茕各一人,生来且喜富精神。 欲教龆龀从师学,只恐文章误尔身。 但有犁锄终得饱,莫看纨绮便嫌贫。 不知别后啼多少,苦问家僮说未真
五龙塘
世传鳞物有蟠时,分得寒泉住翠微。 天命虽教为润泽,神心终是索虔祈。 一围石岸刓无迹,几族阴云禁不飞。 风脚斗回波面黑,向人浑似逞严威
客有话故丁秘监京师旧宅因而伤之
等闲荣谢已愁闻,况话三公极宠身。 青史尚为今世事,朱门不是旧时人。 文章散入诸蕃口,花药留添上国春。 生死交情浑易见,有谁过此为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