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珦
山房夜坐无众喧,隐几而卧方澹然。 忽梦有人来我前,从容为我挥五弦。 琴声一一皆清圆,如听广乐于钧天。 曲终倏尔升云軿,亦有笙鹤相后先。 未知重会在何年,临风别恨空绵绵。 觉来竟亦何有焉,唯闻漏鼓声咽咽。 因识死生同寤寐,荣枯得失皆无意
秋气清,秋叶鸣,四山风骨方峥嵘。 有时支颐静对,有时缓步游行。 朝昏之景无尽藏,一皆遗我无人争。 中林橡栗又可拾,老夫快活不可名。 乃作歌,歌此情,云中木客时来赓
屏间何人画四松,高标半在烟云中。 人来尽作真松看,槎枒古怪势不同。 一株连蜷如老龙,曾见于康庐窈窱之深峰。 两株横斜苍黛色,曾见于雁荡高寒之绝壁。 最西一株更奇特,老来昏耄记不得。 想得当初落笔时,名山洞府遍寻思。 细将览胜探幽兴,暗写凌霜傲雪姿。 古来画者虽无数,少有人能得真趣。 毕宏韦偃骨已寒,今日此图堪独步。 主人劝我为作歌,才薄无奈此图何。 疾书一百六十字,勿笑迫促无委佗
高僧诵经经出泉,泉灵不许蛟龙眠。 湛湛长开古明镜,泠泠暗泻朱丝弦。 曾说煮茶甘入齿,为是心源功德水。 渊然千古无是非,遮莫放人来洗耳
闲踪无滞留,有兴即行乐。 崎岖历重丘,窈窕穷远壑。 遂步西城道,脩墉带高闳。 门前设梐枑,喧喧歌吹声。 老人咨嗟语予故,园林曾是前人墓。 予谓老人置勿论,自古废兴何定据。 今人欢乐宁长保,后人还为伤怀抱
一片石,一株松。 石如虎距松如龙,风云变化多灵踪。 有僧托此憩寂寞,心与境会无尘容。 记得当年采秀于天台万八千丈之深峰,石桥西畔曾相逢
我爱岩间古樗栎,蔽日参云过千尺。 樵苏来往作阴凉,不为风霜变颜色。 匠氏入林持斧斤,材无大小皆选抡。 豫章楩楠岂复有,独以无用全其身。 山僧因得养生理,故以岩樗自为比。 只把樛枝庇本根,肯夸美干招残毁。 幽人志士当勿疑,听我朗诵岩樗诗。 纵为梁栋或易挠,岩下清风无尽时
十年不见山村人,瑶华忽到英溪滨。 见诗犹如见君面,读诗只字必三咽。 当今满眼非吾曹,与君例亦同此遭。 风雅之音幸未变,托之足以舒郁陶。 颇谓仇仙若鸾凤,造次而鸣亦惊众。 丹穴方堪养羽仪,他年会作明时用
夏日烈烈扬晖光,阳气入土土力强。 望秋三日雨滂滂,庶物浡然俱阜昌。 雨旸时若异咎恒,粳稻薿薿如人长。 西风朝夕吹新凉,风来已作酒饭香。 老农再拜谢穹苍,此去足以供烝尝。 只今吏卒多豺狼,唯恐肆威加夺攘。 一粒不得入我肠,父子悲啼茹糟糠。 愿将此意达君王,毋官贪冒官循良
非本韩国诸公子,胡乃人形心蝮虺。 身既入秦而媚秦,肆无忌惮浮商李。 狂言著书三十篇,读者能无污唇齿。 且言仁义不足用,唯有严刑堪致治。 斯言岂足称人言,反悖经常灭天理。 助秦为虐犹庶几,名教不容良可耻。 昔者韩虔尝篡晋,远溯其源固应尔。 吾欲火书而人人,周孔之道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