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志
唐初白话诗僧,原名梵天,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人,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约唐初数十年间(隋明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 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 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 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以说理议论为主,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 其诗语言浅近,多用村言俚语,在唐时民间流传颇广,人谓「不守经典,皆陈俗语,非但智士回意,实易愚夫改容
题阙 其七十三
煞生最罪重,吃肉亦非轻。 欲得身长命,无过点续朋。
题阙 其七十二
世间难舍割,无过财色深。 丈夫须远命,割断暗迷心。
题阙 其七十一
贷人五𥐿米,送还一硕粟。 算时应有馀,剩者充臼直。
题阙 其七十
得他一束绢,还他一束罗。 计时应大重,直为岁年多。
题阙 其六十九
蒙人惠一恩,终身酬不极。 若济桑下饥,扶论可惜力。
题阙 其六十八
元得他恩重,酬偿勿使轻。 一餐何所直,感贺百千倾。
题阙 其六十七
知恩须报恩,有恩莫不更。 更在枯井中,谁能重来救。
题阙 其六十六
有恩须报上,得济莫孤恩。 但看千里井,谁为重来寻。
题阙 其六十四
逢争不须看,见打莫前伪。 损即追友胜,证能惣不知。
题阙 其六十三
双陆智人戏,园棋出专能。 解时终不恶,久后与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