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志
唐初白话诗僧,原名梵天,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人,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约唐初数十年间(隋明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 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 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 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以说理议论为主,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 其诗语言浅近,多用村言俚语,在唐时民间流传颇广,人谓「不守经典,皆陈俗语,非但智士回意,实易愚夫改容
题阙 其六十二
无心莫充保,无事莫作媒。 虽悉乡人意,终身无害灾。
题阙 其六十一
得言请莫说,有语不须传。 见事如不见,终身无过𢙡。
题阙 其六十
贫人莫简弃,有客最须呼。 但惠封疮药,何愁不奉珠。
题阙 其五十九
在乡须下意,为客莫高心。 相见作先拜,膝下没黄金。
题阙 其五十八
逢迎莫不安,□□欠二爪。 □鱼在肠里,善恶有千般。
题阙 其五十七
他贫不得笑,他弱不得欺。 但看人头数,即须受□□。
题阙 其五十六
有钱莫掣霍,不得是奢华。 乡里人儜恶,差科必破家。
题阙 其五十五
贫亲须拯济,富眷不烦饶。 情知苏蜜味,何用更添高。
题阙 其五十四
有势不烦意,欺他必自危。 但看木里火,出则自烧伊。
题阙 其五十三
骂妻早是恶,打妇更无知。 索强欺得客,可是丈夫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