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博
宋汾州介休人,字宽夫。 仁宗天圣五年进士。 累迁殿中侍御史。 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 至和二年复相。 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 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 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 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 五年,复致仕。 历仕四朝
余于洛城建春门内循城得池数百亩其池乃唐之药园因学徐勉作东田引水一支灌其中岁月渐久景物已老乔木修竹森然四合菱莲蒲芰于沼于沚结茅构宇务实去华野意山情颇以自适故作是诗
引得清伊一派通,三湾相接势无穷。 便成渺渺江湖趣,更有萧萧芦苇风。 西洛故年为胜地,东田今日属衰翁。 药园事迹分明在,尽见云卿旧记中
留守相公宠示喜雨雅章曲有推借谨抒鄙意上答
嵩阴累昼结层阴,一夕滂沱济物深。 稼穑首资千亩籍,焦劳顿释两宫心。 高台便有凉风至,奥室全无暑气侵。 利泽定知均率土,保釐再起作商霖
某再获谢事归老洛师留守相公
二圣恩深念老臣,许从休退乐伊滨。 重观景物皆尘迹,喜见居留是故人。 林下放怀无检束,樽前道旧长精神。 公难久作东田伴,却作黄枢秉化钧
送圆明大师归吴兴
数曲清琴达舜聪,瑶津仙苑助薰风。 朝端多士知音久,霅上故栖归思浓。 命服鲜华新烂椹,行装轻简旧焦桐。 乡人若问大檀越,尽在食经千部中
次韵留守相公
今古虽殊事不殊,古今贤相事相符。 昔惟晋国今康国,皆自西都镇北都。 奕叶公台缘世济,累朝名德与功俱。 镕成九鼎归良冶,玉季金昆动一炉
臣伏蒙圣恩今月二日就琼林苑特遣中使宠赐御诗仰味圣言恭披宸翰曲推恩礼过奖愚臣感愧之深负荷弗克辄课愚陋恭和圣制
老臣为感圣恩殊,趣治轻装觐帝居。 锡宴便藩亲凤扆,赐章重叠捧龟书。 康时有志才终短,报国无功术已疏。 身在洛阳心魏阙,愿倾丹恳上公车
西归日琼林苑赐宴即席
窃禄叨荣四纪馀,退思侥幸亦无如。 趋朝再睹新宫省,解绂还归旧里庐。 报国丹心明皎皎,恋轩疲足去徐徐。 群公尽出都门祖,盛事光于汉二疏
和致政张
自愧无才济世难,貂蝉挂了谢朝班。 襟形散逸尘埃外,杖履逍遥水石间。 君亦早抛华省贵,人皆仰羡白云闲。 湖溪闻与郊居近,不用拈钱剩买山
知府学士
几年洛社盍朋簪,照席琼枝秀出林。 月夕同游诗笔健,花时共赏酒杯深。 帝纶中出荣开府,使节西驰怆判襟。 远寄佳章念衰朽,知君最有岁寒心
次韵留守相公以罗门新渠并成喜而成咏
万艘潭汇嘉猷里,分洛疏伊尽北驰。 远引駃风通越货,肇营胜迹在唐时。 通渠中梗年滋久,美利重兴势亦迟。 漕口罗门今并复,相君一一授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