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湖山景色和历史典故交织的画面。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展现了湖山之美和对历史的怀念。 寄族子侄子翼(注释:写给族子里的侄儿) 湖山影合橹声传,绝景那容着语言。 汗漫移舟思往日,空蒙招手是何年。 尚平老去婚应毕,范蠡归来节亦全。 料理太平堪击壤,五云常捧御炉前。 译文: 湖山的影子与船桨的声音相互映衬,美丽的景色让人无法用言语表达。我随意地划动船只,回忆起过去的岁月
诗句解析 1 虚斋:此句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虚”字可能表示空无一物,而“斋”通常指清静之地,这里可能意味着诗人选择了一个僻静之所作为创作和思考的场所。 2. 唤回尘梦谢迷途: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世俗的纷扰,回到心灵的纯净状态。这里的“尘梦”可能指的是被尘世的烦恼所困扰的梦境,而“谢迷途”则意味着放弃或远离这些迷惑。 3. 净扫斋居一物无: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次韵答从弟永锡二首 中星:指北斗星。 虚照广南东:虚映着南方的天空。 见龙:指出现祥瑞。 梦想:希望。西周:西周王朝,这里泛指古代的文明。 化行东汉:教化推行到汉朝。东汉,指汉朝。 儿曹:儿子辈的人。 啼杯饭:悲叹自己的身世。啼,悲伤;杯,比喻酒; 养万钟:享受万钟之禄,万钟,是古代的一种官名。 动微风:使微小的变化发生,形容影响很大。微风,这里比喻影响。 赏析
【注释】: 1. 寻常:平常。欲倒床:形容眼力差,几乎要倒下。扶衰饯子:指送别友人。更称觞:“称觞”,古代一种饮酒仪式,举杯向对方敬酒。2. 笔端:指笔尖。点无生话:即“点无生”的倒装语序,意为笔下所写皆为世间常事,没有超脱生死的玄言。3. 苏合香:古印度产的香料,气味辛烈,能辟邪。4. 浙水:浙江,泛指江南地区。5. 平阳:古县名,在河南孟县西。6. 簿书:官署中的文书和记录,泛指政务。横琴乐
诗句原文: 曾于玉笥卧山窗,约定金牛酒一缸。 桃月无缘偿阁皂,送君飞梦又临江。 注释: - 曾于玉笥卧山窗:在玉笥山的窗户前休息过。 - 约定金牛酒一缸:和某人约好一起享用金牛酒。 - 桃月无缘偿阁皂:没有机会还清债务(阁皂可能指债主)。 - 送君飞梦又临江:送别友人时,他仿佛在梦中又回到了临江的地方。 译文: 曾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我在山间的小窗旁静卧。我们曾经有过一个约定
【注释】 1. 《赠三县博之官送钱道载之石埭》:这是一首送别诗。 2. "堂皇典教",指担任官职。 3. "亲除",亲自除去。 4. "为禄",指求官。 5. "何官",什么官好。 6. "温故语",指温习旧日的学问。 7. "自家书",指自己的学问和思想。 8. "池芹绿",比喻自己才疏学浅。 9. "坛杏香",指自己在官场中的经历。 10. "平地风雷",比喻官场中的险恶风波。 11.
这首诗是赠别钟元溥的,诗中充满了对钟元溥深深的祝福和期望。 首句“高堂鹤发正垂丝”描绘出一个老人的形象,他的头发白如鹤羽,形象地表现了一种岁月无情的主题。这句诗也暗示了钟元溥的年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钟元溥的敬意与怀念。 第二句“司谏能忘嘱别时”,这里“司谏”可能是指钟元溥在朝政中的职责,而“嘱别时”则表达了一种不舍的心情。这句诗表达了对钟元溥离开朝廷的不舍和惋惜。
【注释】 轩冕:官服。浮云藐若纤:像飘忽的白云一样轻。羊裘(yīqiú):指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句。大泽:即大泽乡,在今安徽宿州西南。钓输严:用渔翁垂钓比喻隐居生活。匝地光浮玉:遍地都是如玉的光华。周天误雨盐:把天上的星星都误认为是雨点。瞑目:闭目。伊川:《论语·述而》:“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
郊斋宿西厅二首 铁鼎烟飘一线青,夕阳抱被向西厅。 寒声搅树风惊梦,阴气藏春月满庭。 裘拥木绵灰百虑,枕残糟粕谢遗经。 希颜却有心斋乐,木榻无劳笑管宁。 释义: 在野外的斋房中过夜,我住在西厅。 炉中的火烟袅袅升起,映着青烟一缕。 夕阳洒在身上,如同披着被子般温暖。 寒冷的气息在树上呼啸,惊醒了我梦中的一切。 阴暗的天气里,春天似乎也隐藏了起来,月光洒满庭院。 抱着厚重的皮毛衣物,心中充满了忧虑。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之作,杨判府之九江指的是杨公衡,字君卿,号清溪,唐朝官员。他曾任黄州刺史,后因得罪宦官而贬至浔阳司马。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匡庐千仞枕湖光,郡治堂堂面九江。”这句话的意思是:匡庐山高耸入云霄,背靠着湖光映照的山峦,郡城的宏伟壮观,面对着浩瀚的长江。 第二句:“皂盖未须轻判府,白云聊尔劝耕桑。”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官运,也不必过于焦虑。因为就像白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