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登春
燧后教火食,沿代利欲生。 燧后指燧人氏,教火食就是教人们用火烹饪食物,沿代即历代,利欲生即欲望产生,燧人氏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使得人们能够烹煮食物,所以历代的人们都追求利益。 佃鱼争朵颐,弧矢遂为兵。 佃鱼是水族的一种,它们争着吃饵,弧矢则是指弓箭,于是人们开始制造弓箭作为武器,成为兵器。 鸿运乃如此,海波讵能平。 鸿运指的是好运,海波则是大海的波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好运就是这样
周道昔日已经沦丧,凤凰的德行竟然衰落。 幸亏有你们几位君子,微言大义得以传承。 圣代掌握着国家的根本,文化繁盛犹如茂盛的花木。 苍麟生活在郊野之中,朱色的羽毛高飞在高大的屋椽上。 我们的君主崇尚清静的本性,垂衣而治询问谁能继承? 广成子早已离去,至高无上的道应当向谁咨询? 注释:沦丧:衰败,失势。凤德:凤凰的德行。二三子:二三位贤人。靡隳(huī):毁坏。元化:帝王的教化。粲葳蕤(wēi
《辽府草亭赠朱孔昭》之赏析 宋登春的《辽府草亭赠朱孔昭》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的“平原门下似君稀,犹着前春旧布衣”描绘了朱孔昭在平原门下的地位和形象。诗人用“似君稀”来形容朱孔昭的稀少,而“犹着前春旧布衣”则揭示了朱孔昭虽地位显赫却仍保持着平民的生活状态。此句不仅反映了朱孔昭的身份,也透露出他的谦逊和低调。 “况我不如君数倍,食鱼何敢望轻肥。”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朱孔昭深厚的敬意与羡慕
诗句原文: 百战曾收海上功,归来十载半成翁。 笑携南国如花妾,不觉衣冠有晋风。 注释解释: - 百战曾收海上功:指曾在海上进行过多次战斗,并取得了胜利的功绩。 - 归来十载半成翁:归来已经十年了,但仍觉得自己像是未老的老者。 - 笑携南国如花妾:带着一个像花一样美丽的南方女子回来。 - 不觉衣冠有晋风:自己虽然穿着打扮像北方的晋地人,但并不觉得如此。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答题时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 【答案】 注释:潇湘君:指诗人自己。王侯宅:指杨生家。曾忆荆州旧酒徒:指与杨生在荆州相识为友。译文:我和你都在江湖之间奔波漂泊,十年来各自东西南北,你我踪迹不同;如今我在潇湘,你在吴下,我们虽然同在江湖,却各奔东西。我曾在你的宅院里
注释:玉楼里,花儿盛开,夜幕降临。小妓女在烛光和金樽的映照下歌唱。可惜白璧无法报答主人的厚爱,兰心楚情,醉意中更多。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小妓女深深的惜别之情。首句“玉楼花发夜如何”,描绘了一幅夜晚玉楼花盛开的美丽画面,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次句“银烛金尊小妓歌”,则点明了宴会的场景,小妓女在银烛和金樽的映照下唱歌,增添了几分热闹欢快的气氛。然而,第三句“白璧恨无酬地主
【注释】 薛郎:指唐代诗人薛逢。竹间茅屋:指薛逢的家,在湖南衡阳县南的石鼓山麓。潇湘:指潇水和湘水的合称,潇水出湖南零陵,湘水出广西全州,都流经长沙。金尽:指薛逢因穷困而卖掉了家当。吴歈:古代楚国郢都(今湖北江陵)一带流行的歌曲。楚狂:古乐官名,这里泛指楚地的音乐。狂:放荡不羁。 【赏析】 薛逢在唐末五代之交,曾做过一些小官,晚年归隐故乡湖南石鼓山麓,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
宿紫霄宫月下望蜡烛诸涧千尺峰头明月辉,松盘石磴紫烟飞。 步虚声落不知处,采药山中道士归。 注释:在紫霄宫的月色中眺望蜡烛诸涧。 千尺山峰头上明月光辉灿烂,松树盘绕着石阶,紫色烟雾缭绕。 听到缥缈虚无的声音不知道从哪里飘来,采药的山中道士回到了住处。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夜晚山中景色和道士生活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神秘。首句以“明月辉”点题,描绘了山中明亮的月光
【注释】 南浦:水边。荐绿蘋:指献上绿苹(一种水果)。 楚山:指湖北江陵一带的高山。 满城芳草烟和雨:满城都是芳草,烟雾缭绕。 江燕飞来似识人:江边的燕子像认识人一样飞来。 赏析: 这是一首写送别之作。诗人在离别之际,以“春辞”为题,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南浦的景色以及江燕的飞行姿态,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情感。 首句“南浦谁家荐绿蘋”,描写诗人来到南浦这个地方后所看到的景色
【注释】 江陵送李梓老还苏州:江陵,指江陵县。梓老,即梓州(今四川三台),这里指作者的朋友李梓。因梓州是杜甫的旧居之地。 十载江陵共白头:十年来在江陵与李梓同住共事,白发已满双鬓。江陵:今属湖北荆州。 枫桥橘酒忆苏州:枫桥,位于江苏苏州市西南郊,跨吴、越二州,相传晋代王献之曾在此泛舟饮酒。橘酒:橘子酿制的美酒。 此生见面应稀少,客泪因君洒素秋:诗人想到自己一生与李梓难得相见,不免伤心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