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居敬
百炼千磨日色光,世间妍丑不韬藏。 含章檐下东风里,曾照梅花五出香。 我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百炼千磨日色光”:描述了经过无数次的锤炼和打磨,太阳的光芒更加明亮。这里的“百炼千磨”比喻了经历许多困难或挑战。 - “世间妍丑不韬藏”:表明世间的美景与缺陷都无需隐藏,应该被人们欣赏。这里的“妍丑”指的是美好和丑陋。 - “含章檐下东风里”:指在屋檐下,春风拂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鱼在水中嬉戏,与同伴一起游动在清澈的塘中。它们戏弄着碧波,仿佛在玩耍一样。诗中的"吞得胸中墨水香",形象地表达了鱼儿吞食水中的藻类后,散发出一种清新的墨水香味。 "同队嬉游一镜塘,往来戏弄碧波光":这两句描绘了鱼儿在池塘中自由自在地玩耍,来回穿梭在碧绿的水波之中。"同队"指的是鱼儿们在一起游玩,"来来往往"描绘了它们活泼欢快的样子。 "不知谁洗芸窗砚
百香诗 其二十四 莺 宛转歌喉春昼长,高迁乔木占风光。 朝来飞入花深处,露滴金衣点点香。 注释:莺鸟婉转的歌声在春天的白日里唱得很长很长,高高的枝头占据了美好的风光。早晨又飞进了花儿深处,沾满露水的花衣裳上,洒满了点点的香气。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莺鸟在春天的景色中飞翔,用“露滴金衣”形容了它的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涂上了金色的外衣一样。整首诗通过对莺鸟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解析】 “扇”字是题目,也是全诗的第一句。此词为咏物词,写白纨扇。首句起笔不凡,点明题旨。接着写白纨扇的质地和色泽。“一片齐纨白似霜”,写其颜色。“齐纨”即一种细绢,这里指白色的纨素。“片”是数量词,“一”,强调“片”的数量之多。“齐纨”是洁白的,用“白似霜”来形容,更突出其白色之纯洁。“出东方”,写其形状。“东方”指东方的天空,这里借代太阳,因为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来的。“团团明月出东方”
诗句解释: 1. 院宇沉沉秋气凉,重帘低下护清光。 - 院宇沉沉:指庭院显得寂静而深远,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秋气凉:秋天的气息带来了凉爽的感觉。 - 重帘低下:形容夜晚的窗帘低垂,遮挡了部分光线,使得室内显得更加昏暗。 - 护清光:通过重帘保护和维持室内的明亮和清新。 2. 夜深忽报书生喜,红绽釭花一蕊香。 - 夜深忽报书生喜:在深夜中,突然有消息传来,打破了宁静的气氛,让书生感到惊喜。
诗句释义:红影摇摇白玉堂,寸心只愿照逃亡。 译文: 红影在摇曳,仿佛是白玉做的大厅,我只希望这光亮能照亮我的逃亡之路。 注释: - 红影:形容蜡烛火焰的颜色,红艳而明亮。 - 摇摇:形容烛光闪烁不定的样子。 - 白玉堂:形容房间或建筑的华丽与高雅。 - 寸心:形容心情的急切和迫切。 - 只愿:表示一种强烈的愿望或期望。 - 照逃亡:暗示了作者可能正在逃离某种追捕或困境。 赏析:
百香诗 其十八 胭脂 燕赵佳人独擅场,临鸾梳掠细端相。 注释:在燕赵地区,有独特的美丽女子擅长舞蹈,面对镜中自己梳理妆容。 歌唇点破樱珠艳,笑脸□开杏蕊香。 注释:唱着歌儿,嘴唇涂上鲜艳的口红;笑时,面颊如盛开的杏花般娇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女性美丽的诗篇。《胭脂》是《百香集》中的一首歌曲,描绘了燕赵地区美丽女子的风采。首句“燕赵佳人独擅场,临鸾梳掠细端相
【注释】: 百香诗: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诗歌。 粉:指女子搽在脸上的粉末。 翡翠帘前雪:用翠羽装饰的帘子上落着像雪一样的白色粉末。 白似鸳鸯瓦上霜:白色的粉末就像鸳鸯瓦上的霜一样纯净。 镜里妆成花□艳:照镜子的时候,妆容艳丽如花朵般绚烂。 指尖勾破玉生香:手指轻轻一碰,就像玉石被划破发出香气一般。 赏析: 这首诗以百香为主题,赞美了女子的美丽。首句“清如翡翠帘前雪”,描绘了女子脸上涂抹的白色粉末
诗词翻译:新栽的蕲竹尺许高,月夜下吹奏笛声悠扬,风声引导笛音飞向云霄,梅花因风力吹落而香气未尽。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雅的音乐画面,通过笛声、风和梅花的意象,展现了音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赏析:郭居敬的《百香诗·其十三·笛》是一首表达音乐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诗篇。诗中以蕲竹的新栽、月夜下的笛声、风的力量以及梅花的飘落为载体
【注释】 百香诗: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弦,一声声如裂石穿云”。 勾引游人入醉乡,风中摇曳自飞忙:用风来比喻乐曲,风吹过乐声,使人们陶醉。 一竿斜出高楼外,大字矜夸竹叶香:竹叶的香气在风中飘荡,就像大字一样,显得十分自豪。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酒家乐伎演奏的曲子的诗歌。首句写酒家乐伎善于以音乐勾引人进入醉乡;第二句写乐曲的优美动听,使人陶醉;第三、四句写乐曲的旋律优美,像竹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