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居敬
诗词翻译:新栽的蕲竹尺许高,月夜下吹奏笛声悠扬,风声引导笛音飞向云霄,梅花因风力吹落而香气未尽。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雅的音乐画面,通过笛声、风和梅花的意象,展现了音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赏析:郭居敬的《百香诗·其十三·笛》是一首表达音乐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诗篇。诗中以蕲竹的新栽、月夜下的笛声、风的力量以及梅花的飘落为载体
【注释】: 砚:古代写字绘画用的文具。 昆山玉:产于昆山的玉石,质地细腻温润,有“玉中之王”之称。 吟边:指读书吟诗之处。 夜来宝匣忘收闭:指夜晚睡觉时忘记了将砚台收好,以致砚台被风吹开而破碎。 一点飞红清墨香:形容砚台破碎后,砚中的墨水溅出,如同点点飞花;砚台破碎的声音,就如同清亮的歌声。 赏析: 《百香诗 其七 砚》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砚台破碎的情景
【注释】 1.洗砚:指磨墨。石丈:指磨墨的砚台。经旬:过了十几天,指很长时间。卧笔床:躺在笔床上,即在案上写。紫云:指磨墨用的水,因颜色呈紫色,所以称紫云。玉生光:指砚台上的墨色晶莹如玉。烟波:比喻江水流动的样子。长江:指长江水。薰透鱼龙国里香:意谓江水之香能渗透到鱼龙国(传说中的国名)去。 2.百香诗:即《百香词·序》,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词。作者以“百香”为题,自注:“一曰《百香词》。” 3
【解析】 1.“剪刀”意为剪,动词。 2.“双股尖齐燕尾长”意为剪刀两边尖锐,中间长条状,燕尾指像燕子尾巴一样的形状。 3.“良工磨削白如霜”意为工匠用磨刀石将刀刃磨得雪白。 4.“晓庭剪断梨花□”中的“□”是省略号,这里表示剪刀剪断了满枝的梨花。 5.“带得一些春露香”中“一些”是修饰后面的名词,表示不多不少的意思。 【答案】 译文: 一把剪刀两边尖锐,中间长条状,燕尾似的
百香诗词 其十二 渔舟 一棹翩翩活计长,五湖四海是家乡。 朝来撑出柳阴去,冲落江花带雨香。 注释: 百香诗: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其十二:指这首诗是第一百二十二首。渔舟:指打鱼的船。 一棹翩翩活计长,五湖四海是家乡。 释义: 轻快地划着小船,每天在江湖上游来游去,这就是我谋生的活儿。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我的家乡。 朝来撑出柳阴去,冲落江花带雨香。 释义: 清晨撑开小船,从柳树的阴凉中穿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时,先读懂全诗,把握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仔细阅读注释,理解关键词语的含意;最后分析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和效果。此题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注意答题步骤:首先指出该词在句中的位置(如“首句”),然后解释其含义(要答出原义),接着点出运用该词的目的和表达的情感(要答出效果),最后指出该词在结构上的作用(要答出位置及作用)。
【注释】 墨:指砚水。 万仞岗:指高峻的山峰。 灰心火月:指砚台。 利文房:指磨墨的工具。 玄云起:指砚台四周云雾缭绕。 徂徕山:在山东泰安东北,为泰山支脉。这里借指徂徕山。 风雪香:指山上的雪。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十八公生万仞岗的景色和用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山河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十八公生万仞岗”,是说十八公(指杜甫)生于万仞岗上,这里的万仞岗,指的是高峻的山峰
高山影里希音远,流水声中古调长。 可惜世无钟子期,焦桐空带爨烟香。 诗句注释: - 高山影里希音远:在高山的影子中,遥远的琴声仿佛难以触及。这里的“希音”指稀薄的、不易察觉的音乐,而“远”则表达了音乐的高远和悠扬。 - 流水声中古调长:在流水声中,那古老的琴声悠扬不绝。这里的“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古调长”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 - 可惜世无钟子期:可惜世上没有能听懂这琴声的人
【译文】 流水无声空浩渺,远山有色甚微茫。 毫端别有春风处,倚竹梅花带月香。 【赏析】 《百香诗》共五首,是元代诗人王冕所作的组诗,其内容为咏物抒怀、写景抒情,以百香鸟自比,借百香鸟的啼叫来抒发自己的志趣和抱负。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五首。前两句“流水无声空浩渺,远山有色甚微茫”,写的是流水与远山的景象。诗人在描写时,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流水和远山描绘成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
注释:纸的质地细腻如雪,写上字迹如同梅花绽放,散发出阵阵清香。 赏析:这首诗以赞美纸的品质和书写效果为主题。诗人通过对纸上字迹的描绘,表现出对纸的珍爱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