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就三都穷价直,楼修五凤擅文章。
都缘白似梅花好,写出新吟字字香。
注释:纸的质地细腻如雪,写上字迹如同梅花绽放,散发出阵阵清香。
赏析:这首诗以赞美纸的品质和书写效果为主题。诗人通过对纸上字迹的描绘,表现出对纸的珍爱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赋就三都穷价直,楼修五凤擅文章。
都缘白似梅花好,写出新吟字字香。
注释:纸的质地细腻如雪,写上字迹如同梅花绽放,散发出阵阵清香。
赏析:这首诗以赞美纸的品质和书写效果为主题。诗人通过对纸上字迹的描绘,表现出对纸的珍爱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百香诗其九十七樵》是元代诗人郭居敬的一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樵夫在清晨时分,手持斧头行走在白云缭绕的山间小路上的景象。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解读 1. 清晨腰斧白云乡:清晨时分,主人公腰间悬挂着斧头,行走在云雾缭绕的山谷之中。这里的“清晨”和“腰斧”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勤劳的氛围。 2. 山路萧萧落叶黄:山路两旁,树叶被秋风染黄,落叶沙沙作响,增添了几分秋意和寂寥
百香诗其九十九花 春日洛阳城花卉竞艳图 1. 诗句释义 - 百香诗是元朝时期郭居敬所创作的一组诗作,共九十一首。此诗出自其中的第九十九篇,名为《花》。 - "花底经论孰主张":询问在百花争艳时,哪些经论对花的赞美与地位进行了主张。 - "千红万紫竞低昂":形容洛阳城里春天三月,各种花朵竞相开放,五彩斑斓,生机勃勃。 - "洛阳城里春三月,薰透东风处处香":描写洛阳城内春意盎然,春风中的花香弥漫
【注释】 百香诗:指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古风》组诗之一,共五十二首,这里选的是其一。其一百一:指这首诗。 月:指嫦娥。 嫦娥,神话中的仙女名,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中嫦娥。试晚妆:即以晚妆喻嫦娥的容颜。 团团一镜:即一轮明月。 蟾宫:指月亮,古人常以蟾宫指代月亮。 长生药:指传说中的仙药,能使人长生不老。 乞与诗人一粒香:意谓嫦娥把神仙之药赐给诗人。 【赏析】 “天上嫦娥试晚妆”
雪 万里遥山翠色藏,玉为茅舍粉为墙。 无端堆积前村里,减却梅花一半香。 译文: 在遥远的山脉之上,一片翠绿色隐藏在其中,宛如玉砌的茅屋与粉色的墙壁相映成趣。这突如其来的大雪堆积在前村,使得原本香气四溢的梅花失去了一半的芬芳。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雪花覆盖山峦和村庄的景象,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冬季的宁静画面。首句“万里遥山翠色藏”描绘了远处群山的苍翠景色,给人以深远而宁静的感受
【注释】 独坐纱窗:独自坐在窗帘的后面,这里指女子。别恨长:别离的愁怨难以排遣,时间越久就越深重。几回偷滴,几番偷偷地流泪。断鸾肠:形容愁肠欲断,像断了的鸾鸟一般。黄昏门掩梨花雨,黄昏时分,门被关上了,窗外下着绵绵春雨,好像是落英缤纷的梨花。界破残妆一线香:指脸上的脂粉已经化开了,只剩下一点痕迹,像是一线香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闺情诗。全诗通过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
【注释】: 1. 百香诗其九十五牧:指《百香诗》第95首,牧字在这里表示放牧的意思。 2. 自裁竹笛取宫商:意为用竹制笛子来吹奏五音中的宫、商两音。 3. 牛背闲吹过夕阳:意为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穿过落日的余晖。 4. 几度草坡春梦觉:意为经历了几次春天的梦境后醒来。 5. 满身带得野花香:意为身上沾满了野生花草的芳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放牧时创作的,通过描绘放牧的场景和感受
【解析】 “风”是诗中描写的对象,也是诗人的主观感受。从“扫除炎暑作清凉,意气飘飘远奉扬”可以得知,诗人在炎热的夏天里吹起风来,感到十分惬意和舒畅。“几度广寒宫里过,桂花吹动满天香”的意思是:不知经过多少回,才到那广寒宫里去过;一阵桂花香,飘得满空都是。这里,“过”“动”两字用得极为巧妙。“过”,是说经过、经历之意,而这里却是指“经过”的意思,这就使读者对广寒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动”,是说使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百香诗 其八十二 初夏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深院沉沉午漏长(深院沉沉,午时漏声悠扬) - “深院”描绘了一座安静而深远的庭院。 - “沉沉”意味着时间在此处显得缓慢而沉重。 - “午漏长”指中午的钟声漫长而悠长,反映了时间的流逝。 - 译文:庭院深深,午时的钟声悠悠传来。 - 注释:深院指的是庭院深邃且静谧,沉沉暗示了时间的静止感。午漏即中午的更鼓声
【注释】 农:指农民。 锄禾:耘田。 采桑:采桑养蚕。 云子白:喻指粒粒如玉,晶莹洁白。 雪纨香:喻指丝丝丝缕如白雪,清香四溢。 【赏析】 首句写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正是农事忙的时候。“男力锄禾”是说男人们挥动锄头,努力地耕作;“女采桑”则是妇女们忙碌地采摘桑叶。这两句诗描绘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情景。 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农民们的劳动生活。他们为了生计,不分男女,都在各自的位置上默默付出着
【注释】 小小扁舟一叶长:小小的小船,像一片叶子一样长。 平生活计水云乡:在水上和云上过日子。 夜寒独拥蓑衣睡:夜深了,我独自抱着蓑衣睡觉。 风送溪花入梦香:风把溪边的花送来,香气飘进梦里。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渔家傲》之一。全诗描绘的是一幅清幽恬淡的乡村晚景:一个渔民,乘着小船在江上漂泊,他的生活就是靠捕鱼为生。在夜晚,天气已经很冷了,他却还抱着蓑衣在船舱里睡着了,梦中有风吹来
【注释】: 砚:古代写字绘画用的文具。 昆山玉:产于昆山的玉石,质地细腻温润,有“玉中之王”之称。 吟边:指读书吟诗之处。 夜来宝匣忘收闭:指夜晚睡觉时忘记了将砚台收好,以致砚台被风吹开而破碎。 一点飞红清墨香:形容砚台破碎后,砚中的墨水溅出,如同点点飞花;砚台破碎的声音,就如同清亮的歌声。 赏析: 《百香诗 其七 砚》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砚台破碎的情景
【注释】 墨:指砚水。 万仞岗:指高峻的山峰。 灰心火月:指砚台。 利文房:指磨墨的工具。 玄云起:指砚台四周云雾缭绕。 徂徕山:在山东泰安东北,为泰山支脉。这里借指徂徕山。 风雪香:指山上的雪。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十八公生万仞岗的景色和用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山河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十八公生万仞岗”,是说十八公(指杜甫)生于万仞岗上,这里的万仞岗,指的是高峻的山峰
【译文】 流水无声空浩渺,远山有色甚微茫。 毫端别有春风处,倚竹梅花带月香。 【赏析】 《百香诗》共五首,是元代诗人王冕所作的组诗,其内容为咏物抒怀、写景抒情,以百香鸟自比,借百香鸟的啼叫来抒发自己的志趣和抱负。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五首。前两句“流水无声空浩渺,远山有色甚微茫”,写的是流水与远山的景象。诗人在描写时,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流水和远山描绘成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
【注释】 1.洗砚:指磨墨。石丈:指磨墨的砚台。经旬:过了十几天,指很长时间。卧笔床:躺在笔床上,即在案上写。紫云:指磨墨用的水,因颜色呈紫色,所以称紫云。玉生光:指砚台上的墨色晶莹如玉。烟波:比喻江水流动的样子。长江:指长江水。薰透鱼龙国里香:意谓江水之香能渗透到鱼龙国(传说中的国名)去。 2.百香诗:即《百香词·序》,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词。作者以“百香”为题,自注:“一曰《百香词》。” 3
【解析】 “扇”字是题目,也是全诗的第一句。此词为咏物词,写白纨扇。首句起笔不凡,点明题旨。接着写白纨扇的质地和色泽。“一片齐纨白似霜”,写其颜色。“齐纨”即一种细绢,这里指白色的纨素。“片”是数量词,“一”,强调“片”的数量之多。“齐纨”是洁白的,用“白似霜”来形容,更突出其白色之纯洁。“出东方”,写其形状。“东方”指东方的天空,这里借代太阳,因为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来的。“团团明月出东方”
【解析】 1.“剪刀”意为剪,动词。 2.“双股尖齐燕尾长”意为剪刀两边尖锐,中间长条状,燕尾指像燕子尾巴一样的形状。 3.“良工磨削白如霜”意为工匠用磨刀石将刀刃磨得雪白。 4.“晓庭剪断梨花□”中的“□”是省略号,这里表示剪刀剪断了满枝的梨花。 5.“带得一些春露香”中“一些”是修饰后面的名词,表示不多不少的意思。 【答案】 译文: 一把剪刀两边尖锐,中间长条状,燕尾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