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五娘
秋夜闻鹤 银蟾初出海云收,风送馀音过戍楼。 清唳添筹三鼓夜,碧天惊露一声秋。 玉笙缥缈缑山去,羽袂蹁跹赤壁游。 客枕遥闻应不寐,月明何处放孤舟。 注释: 1. 秋夜闻鹤 2. 银蟾初出海云收:月亮刚从海上升起,被云朵遮住了。 3. 风送馀音过戍楼:风吹过戍楼,带来了鹤的叫声。 4. 清唳添筹三鼓夜:鹤的叫声清脆,仿佛在报时。 5. 碧天惊露一声秋:秋天的天气,天空中突然下起了雨。 6.
【注释】: 1. 梅花幛子:指画在屏风上的梅花。 2. 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婀娜多姿。 3. 罗浮:即罗浮山,又称罗浮洞天,是道教名山之一。 4. 梦断:喻梅花如梦中醒来,又如美人离魂。 5. 天上冰霜:比喻梅花的洁白无瑕。 6. 人间脂粉:比喻世俗的繁华与艳丽。 7. 纱厨(shā shū):用丝织品制成的帐子。 8. 纸帐:指以纸张为材料的帐子。 9. 寒香:指梅花散发出来的清香。 10
【注释】 雁:大雁。 楚水湘云道路长,几年无梦到衡阳:雁群在南方飞翔,飞过湖南、湖北的湖田,经过西风老尽的沙头,却一直不能飞到衡阳。楚水、湘云:泛指湖南一带的水道。衡阳:今属湖南省。 西风老尽湖田粟,冻啄沙头一夜霜:西风吹干了稻田里的稻穗,大雁在沙地上冻得打哆嗦。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元和五年(810年)春,由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回湖南岳阳时所作。首联点明题意,写大雁南飞
【注释】 闻禽(1):听到禽鸟的鸣叫。 杜鹃:古代传说中一种青色的小鸟,又名子规。 二更:旧时以夜半为一更,半夜为二更,这里指深夜。 何事:为什么。 杏子:即“杏仁”,常作中药用。 枝头:树梢。 低:下垂。 故园:故乡。 春风吹过玉关西:春天的风从玉门关吹过。 玉关:古关名,在今甘肃境内
译文 春雨过后,海棠花显得更加鲜艳娇美,独占园林中春天的美景。 初醒的海棠像少女一样,娇红欲滴,淡雅而清新,仿佛刚刚睡醒,还带着一丝羞涩。 只有那些美丽的花朵才能吸引蝴蝶前来,没有香味也足以吸引人。 担心花儿明天会凋零,不要因它而感到悲伤和遗憾,因为春天总是在不断变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海棠花在春雨后的景象。诗中用“独占园林第一春”来表达海棠花的美丽和独特性,暗示其他花卉无法与之相比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全诗共8句,每句6字。 1. 银蟾初上海天晴,一色玻璃万里明。 注释:初升的月亮像银盘一样,天空晴朗,一片明亮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赏析:第一句写秋月升起,第二句描绘月光如洗,第三句写夜晚的清凉,第四句写出了月夜的美丽景色。 2. 绛阙夜凉来凤翥,瑶台风细听鸾笙。 注释:夜风吹动皇宫的红墙,仿佛凤凰展翅飞翔;细听鸾笙的声音,如同仙乐缭绕。 赏析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夜久灯暂息,起坐披衣裳。 楼高近明月,轩静纳微凉。 促织阶前响,芙蕖水面香。 悠然乐清景,尘虑迥相忘。 注释: - 夜久灯暂息:夜晚很长,灯光也暂停了。 - 起坐披衣裳:起身坐下更换衣服。 - 楼高近明月:楼很高,可以靠近月亮。 - 轩静纳微凉:轩窗安静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夜过三沥沙眺望 - 注释: 三沥沙,地名,可能是一个地理位置或自然景观名称。眺望,远观。 -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夜晚经过三沥沙时所看到的景色和心情。可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 极目长江远,三沙一脉通 - 注释: 极目,即放眼远望。三沙,指的是长江的三个重要支流,如嘉陵江、乌江等。一脉通,意味着三沙之间的联系紧密,如同一条脉络贯穿。 - 赏析:
注释: 孤剑天涯客,清霜岭外秋。 孤剑指孤独的宝剑,表示诗人独自行走在天涯的道路上;清霜岭外秋,形容秋季时节的山岭上,满地的落叶被清冷的寒气凝结成霜。 好将杨子赋,莫作杜陵愁。 好将杨子赋,意思是要像扬雄那样写出优美的辞赋,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莫作杜陵愁,意思是不要像杜甫那样陷入忧愁之中。 地远书凭雁,江寒月近舟。 地远是指距离家乡遥远,无法亲自回家探望亲人;书凭雁,意味着通过书信寄托思念之情
日照龙颜酒未醒,君王夜夜宴华清。 岂知天宝霓裳曲,化作渔阳鼙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