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
奉先大令廓庵公栗主入忠孝报忠两祠恭纪三首 其三 注释: 1. 奉先:地名,位于今中国四川省奉节县。 2. 大令:官职名称,这里指代奉先的官员。 3. 廓庵公:指奉先的大官名,即大令。 4. 栗主入忠孝报忠两祠:将奉先人(栗主)安置在忠孝报忠的两位神像之前。 5. 恭纪:恭敬地记载。 6. 其三:这是第三首诗的第一句。"此日蒸尝显旧踪"中的"蒸尝"是指祭祀。
诗句释义: 1. 名标绛阙住青城:意为他的名声高扬,如同皇宫中的宫殿一般。 2. 富寿多男总有因:意味着他拥有丰富的财富和长寿,子孙众多且有原因。 3. 志切弓裘肯堂构:表示他有宏大的志向和抱负。 4. 心关祠墓表松筠:意思是他关心祭祀的祠堂,以松树和竹子来装饰祠堂。 5. 经时略大风维俗:意指他历经多年,努力改变社会风气。 6. 济世才雄市隐身:形容他具有卓越的才能,能在人群中隐退不显。 7.
注释: 丞相祠堂古处留,胶山北麓几经修。 捐田允念尊贤意,配享无忘报德由。 二姓蒸尝昭国典,两朝芳节共泉流。 至今仰止犹兴起,读罢碑文思更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李忠定公和先桂坡公的怀念之情,通过描绘两位先烈的事迹,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诗人以“丞相祠堂古处留”开篇,点明了两位先烈的身份和地位。接着,“胶山北麓几经修”则描述了他们祠庙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默写时要注意如下词语:“惠”“滋”“濯”“遐”。 【答案】 (1) 四野群欣雨及时,天工惠泽本无私。 (2) 千村夏木添新翠,万亩嘉禾嫩绿滋。 (3) 枝濯今朝原有验,亭名昔日起遐思。 (4) 倾盆白点农田沃,也是催成七步诗
诗句释义和赏析: 1. “老树秋风雨不殊” - 注释:老树,指历经沧桑的大树。秋天,天气转凉,但风雨并未有所不同。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棵大树在秋风中依旧坚韧地屹立着,风雨无法改变它的形态。它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不屈。 2. “一梧为我补新图” - 注释:一梧,一棵树。为我补新图,意味着这棵树用自己的力量来修补我的新图(可能指某种新的计划或希望)。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首诗是作者在玉兰楼上观赏牡丹花时所作,通过对牡丹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富贵生活的向往。 诗的第一句“水兰深护牡丹花”,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水兰花深藏在牡丹花中,保护着牡丹花不受外界的伤害。这里的“深护”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水兰花对牡丹花的保护和关爱。而“牡丹花”则是诗歌的主题,代表了富贵和繁荣。 第二句“藏得春光翠幔遮”,进一步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与神秘。这里的“春光”指的是春天的阳光
【注释】 挽春不住:挽留春天,不让其离去。故园空:家乡已荒芜。带雨残花肯受风:被雨水打湿的落花怎受得了秋风的吹拂?到处为家:到处流浪,没有固定的归宿。甘:甘愿。生来无主:没有固定的主人。绛云收去:绛红的云彩被收起去了。蛛网还留一点红:蜘蛛结网时留下的一点红色还未消失。可胜慨叹夕阳中:可不胜惆怅地感慨于夕阳之中。 【赏析】 《落花二首》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这首诗以落花自喻
诗句释义及赏析 落花二首 其一 注释: 1. 看似浮华万事浮 - 表面上的繁华和虚荣是短暂的。 2. 年年经眼不须忧 - 每年看这些花,无需担心其会凋谢或消失。 3. 低翻岂为邀人惜 - 即使花瓣低垂也无需人为地挽留它们。 4. 乱点还疑替客愁 - 凌乱的花朵让人联想到可能替代客人的忧愁。 5. 回首红情伤水面 - 看着红艳的花朵仿佛在水面上泛起了伤感。 6. 惊心绿意见枝头 -
玉兰楼看牡丹二首 其二 楼阁春深满院芳,绿云重处护书仓。 谁邀贵客临仙馆,常使天香伴玉堂。 红晕美人脂一捻,词传学士调三章。 自从琼岛归来后,争羡名花冠洛阳。 注释: 玉兰楼看牡丹二首 其二:在玉兰楼上观看牡丹。 楼阁春深满院芳,绿云重处护书仓。 谁邀贵客临仙馆,常使天香伴玉堂。 红晕美人脂一捻,词传学士调三章。 自从琼岛归来后,争羡名花冠洛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牡丹的诗,全诗共四句
祝司马春塘表兄六十岁生日四首 其三 史笔凌云仰汉臣,温公才德更超伦。 世传洛社耆英会,代有梁园赋雪人。 兰玉生阶都蕴籍,诗书娱老乐天真。 惠连时入西堂梦,好比当年大小秦。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是祝司马春塘表兄的寿词。祝史以“史笔凌云”形容司马春塘的文采飞扬,如凌云之志。“温公”指的是宋代名相范仲淹,“温公才德更超伦”意指他的才华和品德超过了所有古人。接下来的两句是对洛阳耆英会和梁园赋雪人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