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念祖
【解析】 “客里”句意为客居中惊闻秋声,那知一叶飘落,知道秋天来临了。“旧雨”句意为想起过去与友人在诗坛上的往来。“兴到”句意为兴致勃勃地举杯饮酒赏菊。“碧水”句意为清冷的水波映照着静谧的影子,暮云远飞,引发出无限的遐思。“郢曲”句意为想象楚国的音乐高超得难以模仿。“墨池”句意为看着游鱼在水中嬉戏,就像在观赏墨池中的游鱼一样。赏析:这首诗是和友人在秋日闲吟时所作,首句写秋来感物,颔联回忆往昔
和同社题仁寿室原韵 仙云叠翠拥仙楼,一瓣心香到十洲。 寿世文章宗大雅,仁人气谊羡清流。 新诗韵续三生约,宝剑光寒五月秋。 无数高才题粉壁,我来翘望鹤添筹。 注释: - 仙云叠翠拥仙楼:形容建筑周围有美丽的景色,像天上的神仙一样。 - 一瓣心香到十洲:比喻作者对这首诗的情感如同珍贵的心香,传播到遥远的十洲(神话中的仙境)。 - 寿世文章宗大雅:强调文章的卓越和高尚,可以作为世代传承的大义。 -
注释:独自坐在茅屋书房,陪伴着墨卿,内心慵懒却想结诗盟。握着毛笔却害怕写出多愁绪,开口说话却难以得到精细的评点。在稀疏的竹帘前梦见寒烟中的孤馆,在黄昏时想起故园的景色。一帘秋思无从诉说,只能细细写出离愁寄给朋友。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以“独坐”、“心慵”、“含毫”、“触口”等词句描绘了一幅清冷幽静的画面。他独自在书房中,心情烦躁却又不愿与人交往,于是拿起毛笔,想要抒发自己的情感
桃花深处和友人韵 着花深处景为迟,渔郎寻觅也情痴。 衣香共到湖边路,雨过谁怜竹外枝。 春色莫教随逝水,芳容相笑逐时宜。 当年陶令偏多感,渡口流传绝妙词。 注释: - 着花深处景为迟:桃花盛开的地方景色显得有些迟缓,因为花开得晚。 - 渔郎寻觅也情痴:渔郎在寻找什么,可能是因为他深深地迷恋着桃花。 - 衣香共到湖边路:衣服上散发出的香味与湖水边的小路相映成趣。 - 雨过谁怜竹外枝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佛手柑”: - 这是一个名词,指的是一种植物。在这里,它可能是指这种植物的别名或某种特定名称。 2. “仙果成形品独嘉”: - “仙果”通常指的是神奇的、不寻常的食物。这里的“成形”可能指的是这种果实在形态上已经成熟或者形成了一定的外观。 - “品独嘉”表示这种果实非常出色、独特,值得称赞。 3. “灵山会上几拈花”: - “灵山会”是佛教中的一种说法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郑燮。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字释义和注释,以及最后的赏析。 第一联: 1. "常伴修容日日新" - 这句话描述的是作者经常陪伴在修容(即修饰仪态)的场合,每天都有所进步。 2. "天然类应有前因" - 这里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似乎有某种前因或原因的感觉,可能是指某种内在的规律或者习惯。 第二联: 3. "抚躬自在光明地" - 这句话意味着作者在自省时感到自在
【诗句释义】 崇兰:指的是高大的兰花,常借指高洁之士。 并秀挺荣:并生且秀丽挺拔,荣耀我心。 君子奇缘:指高尚品德的人。 善人神悟:指有智慧、有道德修养的人。 双清:比喻两个人都清高纯洁。 无极:无穷无尽。 连环巧莫争:意思是连在一起的花瓣,就像巧妙的连环一样。 入室由来征静契:意味着进入房间,自然能找到安静的感觉。 谢家昆玉:出自《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述
【注释】 残冬:冬天的最后几个月。去:去掉。典:借。去旧棉衣:换下旧棉衣。寒夜:寒冷的夜晚。沽酒:买酒。力微:指酒力已衰。卒岁:度过一年的岁月。半醉半痴:一半清醒,一半糊涂。聊:姑且。卒岁:度过一年的岁月。问谁识我是谁:询问谁能识别我是谁。 【赏析】 《题李凝幽居》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律诗。此诗前四句写自己对友人住所的想象,后四句则以设问的方式自问自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与渴望
露含雨蕊一枝擎,逸韵翩翩自有情。 芳草竞姿余味永,幽香分握袖风清。 注释:兰花的花朵在早晨露水滋润后显得更加娇艳,它那飘逸的香气中蕴含着深情。兰花的香气浓郁持久,仿佛能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间,而那清新的香气又能令人心旷神怡。 撷英连理人多媚,纫佩同心语不争。 好友相思共晨夕,灵根双秀豁双明。 注释:许多恋人都喜欢采摘兰花的花朵送给彼此,因为兰花象征着爱情的美好
赠舜湖 访道怜余往日慵,欢然奇杰此间逢。 旷怀自足湖山趣,佳语时披锦绣胸。 白雪歌残惊伏象,绿沈云护诉飞龙。 从前雅会寻三径,对榻频频听晓钟。 译文: 在拜访道家高人的时候,我感叹曾经的自己懒散不堪,但在此处却遇到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人,让我感到十分高兴。 心胸开阔,自得其乐,喜欢欣赏湖光山色,心情愉悦。 美妙的歌词已经唱完,让伏象惊讶不已;绿色的云雾环绕着,仿佛守护着腾飞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