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念祖
【解析】 本诗是作者与友人凌泊斋的酬唱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 译文:陈迹谁能阐明,名声自关己事。胸中罗列磊落之志,川上联成潺湲之声。携带琴书而去,赢来图画归来。有怀人不见,相对白云间。 注释:陈迹:指过去的事情,往事,陈:同“沉”。阐:阐述、解释。意:心意、意图。关:相关。磊落:形容志向宏伟远大。川上:山涧流水旁。联:接连不断。川上联潺湲:山涧流水连成潺潺之声。载:携带。琴书
注释: 1. 见浅常滋惑:看到浅显的学问常感到迷惑。 2. 频窥座右铭:频繁地阅读座右铭。 3. 痴顽一卷石:痴顽如石头,顽固不化。 4. 飘泊半池萍: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一样四处漂泊。 5. 煮茗赓调瑟:用煮茶的声音伴奏瑟琴。 6. 焚香课写经:烧香诵读佛经。 7. 年来多险阻:近来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8. 不改旧毡青: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颜色。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人生感慨与坚韧不拔精神的诗
【注释】 道:指儒家之道。今昔:现在和过去。异:不同。只问:只要。读书人:指求知的人。遥相待:遥遥相对,等待。烟霞:云彩和山色,这里指自然风景。剧:非常。高踪:高尚的踪迹。缥缈(piǎo miǎo):形容高远、模糊不清的样子。余韵:未尽之意。足吟呻:可以吟咏歌唱。雅有:很有几个。知音:理解自己内心感受的人,即知己。探幽:探究幽深的道理。独会神:独自与神意相通。 【赏析】 这是一首访友而作的诗
注释:时间如驹过隙,曾经度过了四十个春秋。我生来本不寻常,但面容依然保持真实。虽然短剑已断,但我仍怀壮志;虽然读书未完,但我仍能品尝到新知的滋味。我没有才能也没有美好,因此赢得百年寿命。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我的认知。首句“驹隙流光过,曾经四十春”,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了自己从年轻时到现在的生活经历。第二句“生来原不俗,面目尚然真”,则表明了自己并不平庸,有着真正的个性和才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翩跹乘灏气”一句的意思是:轻捷地在浩瀚的云气中飞翔,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俗、逍遥物外的意趣;“逸兴动高秋”一句的意思是:兴致高远,触动了秋天的高洁。这两句写出了一种飘逸洒脱的境界。“飞鸟凌孤屿,披襟上可楼”两句意思是说:鸟儿掠过孤独的小岛,我敞开衣襟登上高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地僻心逾远,凭轩意豁然。 浩歌悲鹤去,小坐学鸥眠。 同志友三士,兴怀赋百篇。 扁舟随所适,秋柳漾湖烟。 ``` 释义: 1. 地僻心逾远,凭轩意豁然。——在偏僻的地方,心情更加遥远,站在高处,心境开阔无垠。 2. 浩歌悲鹤去,小坐学鸥眠。——大声歌唱,悲伤地告别了归去的鹤;坐下来,像鸥鸟一样休息。 3. 同志友三士
【注释】 卜居尘自远:占卜居住,自己远离尘世。 宛在水中央:好像浮在水面上,比喻心境清静。 明月与人近:月亮与自己很接近。 苍葭引兴长:苍劲的芦苇引人遐想,比喻高洁的志向。 高情寄寥廓:高尚的感情寄托于辽阔的天地间。 遗恨咏沧浪:留下遗憾,吟诵着《沧浪歌》。《沧浪歌》是一首悲壮的歌曲,作者用它来抒写心中的愤懑不平。《沧浪歌》中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注释】 1.千秋:一年。 2.忠悃(kǔn):忠诚的心志。 3.抱道:守正道。 4.神疲:精神疲惫,这里指心力枯竭,不能自拔。 5.勤业:勤奋事业,勤勉从事。 6.星言:星宿,这里指天上的星辰。 7.兴嗟:叹息。 8.丽泽:美丽的泽地,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9.身隐:隐居不问世事。 10.漆湖:即浙江湖州长兴县境内的漆水。 11.东林两系思: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祖庭,位于江苏常州,与江西庐山
秋日和顾见山韵 既雨晚来霁,幽人思渺然。 飞香悬竹榻,醉墨写云笺。 一片故乡月,千丝秋暮烟。 蠡湖风景好,新稻养花天。 注释: 1. 霁:雨后转晴。 2. 蠡湖风景好,新稻养花天:指蠡湖的景色美丽,新长的稻谷养育着花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日与友人共饮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首句“既雨晚来霁”,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情景,为全诗定下了欢快的基调。第二句“幽人思渺然”,诗人以“幽人”自喻
注释: 未培养浩然正气,又怎么能不动心呢? 喜欢写文章崇尚古道,又敢于否定现实吗? 心中有很多幽思要表达,却难以禁受世俗的侵扰。 我悠闲自得地想事情,又突然觉得有点烦闷。 把酒一杯来开怀畅饮,心情顿时开朗。 赏析:《有感三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七言古诗,共三首。《有感三首》其三表达了作者在人生道路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感慨。全诗通过描绘自己的心境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