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念祖
这首诗是诗人与东林山长凌泊斋先生在访高子水居时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细订先贤语,经年竞寸阴。 - "细订":仔细地记录或者整理。 - "先贤":指古代有德行的人。 - "竞寸阴":形容时间的紧迫和宝贵。 2. 真诠悟渊澈,古处入林深。 - "真诠":真正的解释或理解。 - "渊澈":深邃清澈。 - "古处":古老的地方。 - "林深":森林深处,比喻学问深厚。 3.
【注释】 书馆晚景:在书房中欣赏傍晚的景色。 雨洗中庭暑,泠然凉意生:下雨洗净了庭院中的暑气,让人感到凉爽舒适。 烟开知月上,香满觉风清:烟雾散去,月亮升起,香味弥漫,让人感觉到清风徐来。 小坐应望倦,闲谈不系情:稍作休息,看看天空的云,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情。 芸窗吟未罢,银箭递初更:还在沉浸在诗歌的世界中,时间已经不知不觉地流逝,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灯光透出窗户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满目繁华处,檀心独自清。 - 关键词注释:“檀心”指的是牡丹花的花瓣中心部分,因其颜色较深,常被用作观赏的重点。“独自清”表明即使在繁花似锦的环境中,这朵牡丹仍保持其独有的、清新的特质。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牡丹在众多花卉中的独特地位,即使身处繁华中,也能保持其本质的纯洁和高雅。 2. 名花无艳色,贵客有闲情。 - 关键词注释:“名花”泛指各种美丽的花朵
注释:绛帐,指古代学者的座位。尊前哲,是指座前有贤能的人。曾无教思穷,意为没有受到过深刻的启发和教导。菰城来化雨,惠麓扇春风。菰城,指东晋名士谢安的别墅,位于会稽的东山。惠麓,是东晋名士王羲之隐居的地方,在今浙江绍兴附近。化雨,指滋润万物的甘霖。惠麓扇春风,形容风雅的教化如同春风一样吹拂着人们的心灵。游记琴山下,吟传槐市中。游记,指《游仙窟》一书,相传为唐代李朝威所作。槐市,指长安的集市。 赏析
【译文】 佳节今如昔,登高似旧不。 西林望孤屿,景榭剩荒邱。 风激空山籁,烟凌古树秋。 相携过松步,野菊镜中幽。 【注释】 1. 佳节今如昔:佳节指的是美好的时光或者节日,今天和过去一样美好。 2. 登高似旧不:登高,即登上高处。这里表示登高的感觉与过去相似,但感觉已经不同。 3. 西林望孤屿:西林,即西山之林,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地点。孤屿,意思是孤单的岛屿。 4. 景榭剩荒邱:景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注释,了解每句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最后根据分值提炼关键词概括作答即可。“三湘”是湖南的别称,“挂席去”是行船之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游于江潭,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山居 避嚣寻僻径,栖息傍层崖。 对壑排松牖,牵萝护竹斋。 云来空谷暗,春到满林佳。 石道陵虚碧,留题足寄怀。 注释: 1. 避嚣寻僻径:避开喧嚣寻找偏僻的小路。 2. 栖息傍层崖:在这里安家休息。 3. 对壑排松牖:面对着山谷,推开松树枝叶做成的窗子。 4. 牵萝护竹斋:用藤蔓和竹子搭建了一间小屋。 5. 云来空谷暗:云雾缭绕时,山谷显得暗淡。 6. 春到满林佳:春天到来时,满林都是美景。 7.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人间称富贵,曾识此英奇。 不谱青莲曲,应歌白雪词。 无双看月貌,弟一比仙姿。 顷刻花如玉,天香入座时。" 注释: - 人间称富贵:指在世间享有高富地位或声誉。 - 曾识此英奇:曾经认识过这种非凡出众的人或事。 - 不谱青莲曲:没有创作出青莲般的音乐。 - 应歌白雪词:适合演唱白雪般的诗词。 - 无双看月貌:形容美丽得无与伦比。 - 弟一比仙姿:与神仙的姿容相比也不为过。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洲的村馆中写的,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深深喜爱。 译文: 我多年带着行李住在长洲,忽然间今天是立秋时节。 新凉的风从曲径中吹来,半帘的残暑被刚刚收起的小雨所带走。 自古人就希望能像蚯蚓一样伸展,无数的时光寄托给野鸥。 幸好还有幽静的人与我共度时光,一壶美酒,一首歌曲,就能解去我的离愁。 注释: - 村馆新秋: 在村馆(乡村的旅馆)里迎来了初秋。 - 频年携箧寓长洲:
夏初馆中病感 不随先子上幽燕,旅馆羁栖已廿年。 十脡自嗤徒糊口,千钧难任独仔肩。 勺泉无奈止偏漏,食字何时蠹作仙。 幸有青箱连几席,北窗伴我抱琴眠。 注释: 1. 夏初馆中:在夏天的早些时候。馆中,指在官舍或私家书斋里。 2. 不随:不跟随。 3. 先子:先父。 4. 幽燕:幽州、京兆一带,这里泛指南方边远地区。 5. 旅馆羁栖:寄居旅馆,漂泊无定。 6. 十脡(zhòu):十天。 7. 自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