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傲南窗孰与俦,一帘佳色伴清幽。
素心常想亲晨夕,瘦影堪怜共卧游。
对饮花前应醉月,寻诗梦里亦吟秋。
风高九日相投契,破帽霜寒也不愁。
伴菊
寄傲南窗孰与俦,一帘佳色伴清幽。
素心常想亲晨夕,瘦影堪怜共卧游。
对饮花前应醉月,寻诗梦里亦吟秋。
风高九日相投契,破帽霜寒也不愁。
注释:
- 寄傲南窗孰与俦:在南窗旁寄托我的志向和情趣,谁能与之相比呢?
- 一帘佳色伴清幽:一帘佳色指的是美好的景色,清幽指的是宁静、幽深的环境。这里形容诗人独自在南窗旁欣赏着美景,感受着宁静和幽深的氛围。
- 素心常想亲晨夕:指经常思念清晨和傍晚的美景。素心通常是指纯洁的内心,这里表示诗人常常怀念清晨和傍晚的美丽景色。
- 瘦影堪怜共卧游:形容自己的身影虽然消瘦,但可以一起躺在那里欣赏美景。堪怜意为值得怜悯或同情,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孤独身影的同情之情。
- 对饮花前应醉月,寻诗梦里亦吟秋:形容饮酒赏花时仿佛能醉倒月亮,而梦中吟诵诗歌则似乎吟唱着秋天的诗意。这里的“醉月”和“吟秋”都是用来形容诗人在饮酒赏花时的美好感觉和梦境中的诗意生活。
- 风高九日相投契,破帽霜寒也不愁:指风高气爽的九月天更能够让人感受到彼此的默契,即使戴着破旧的帽子也能感受到霜寒的冷意。这里的“投契”是形容彼此心意相通,相互理解的意思,而“破帽霜寒”则形容了诗人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也毫不在意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南窗旁欣赏美景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一帘佳色”、“瘦影”、“醉月”、“梦里吟秋”等,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想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