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挂席去,壮志慕长风。
皖口迷春树,吴头接晚虹。
烟团遥渚碧,日落满江红。
最是放怀处,澄波皓月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注释,了解每句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最后根据分值提炼关键词概括作答即可。“三湘”是湖南的别称,“挂席去”是行船之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游于江潭,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诗人以自己遭贬为由抒发了壮志难酬之情,“壮志慕长风”。
颔联:“皖口迷春树,吴头接晚虹。”皖口指安徽境内的长江入海口。皖口春天景色如画,但作者却无心欣赏,而是陶醉在吴头春色之中。“迷春树”,指陶醉于眼前的景色;“暮虹”即夕阳西下,彩虹出现。
颈联:遥渚碧,指远处的水边青翠欲滴。落日余晖映红江水,波光粼粼。诗人以“烟团”描绘出一幅远山似烟的景象,以“日落”描绘出夕阳映照江面的壮观场景。
尾联:最是放怀处,澄波皓月中。最是,最为;澄波指清澈的波浪;皓月指明亮的月光。这两句写景中流露出诗人豁达的胸襟,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及向往。
【答案】
三湘挂席去,壮志慕长风。
皖口迷春树,吴头接晚虹。
烟团遥渚碧,日落满江红。
澄波皓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