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摩西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嘉纪的《宵心和定庵秋心三首韵》,其中包含了一些关键词,如“厝薪”、“星台”等。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解释: - “十九人中仍碌碌”,这句话表明作者认为自己虽然在众人之中,但仍然感到自己的存在是无足轻重的,表现出一种自谦。 - “厝薪时事积薪身”,这里的“厝薪”可能是指处理事务,而“积薪”则暗示了作者因为处理事务而感到疲惫不堪
诗句释义 1 骨头虽换总无缘:尽管换了骨头,但仍然难以找到真正的缘分。 - “骨头”比喻为身体或生命的本源。 - “虽换”表示改变或替代,而“总无缘”则表达了一种无法实现的愿望或结果。 2. 放浪形骸便算仙:只要放纵自己,随性而为,也可以被视为神仙。 - “放浪形骸”意指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状态。 - “便算仙”意味着在这种状态下可以自比于神仙。 3. 万事不如诗与酒:在所有的事务面前
诗句释义: 1. 残腊痕留几点霜,披衣出户起彷徨。 - 残腊痕留:指农历腊月留下的痕迹,即年关将至。 - 几点霜:形容天空中残留的霜花。 - 披衣出户:起床后穿上衣服,走出家门。 - 彷徨:徘徊不定,犹豫不决。这里形容诗人起床后的心情。 2. 破衫青暗春前草,短烛红消曙后芒。 - 破衫青暗:破旧的衣服颜色暗淡。 - 春前草:春天之前的草地。 - 短烛红消:蜡烛燃烧到尽头,只剩下红色蜡油。 -
这首诗是诗人在夜晚独处时所写,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孤独、寂寞与无奈的深深感慨。 “宵心如水梦如潮,若人有兮隔帐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中的心境。诗人将内心比作清澈的水面和涌动的潮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己的心境。如果有人在夜里召唤他,那将是无比的惊喜和期待。这里的“若人有兮隔帐招”,表现了诗人对外界的渴望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惨碧灯花笼鬼眼
诗句解释与注释: - 一枕初回似转轮:这一句形容时间如转动的大轮,一夜之间就从旧年转到了新年。"一枕初回"意味着新的开始,而“转轮”比喻时间的不停歇流转。 - 梦中偷换廿番春:在梦中不经意间更换了两次春天,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新生活的美好期待。 - 衣冠聊凑新年景:虽然只是勉强聚集了新年的装束与氛围,但已足以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气息。 - 笔砚犹堆隔岁尘:书桌上还积着过去一年留下的尘埃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仙”为主题,通过对舞衣、歌板、曳雪、牵云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羡慕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舞衣歌板两关情,曳雪牵云影不明。 释义:我身着舞蹈之装,手持乐器,仿佛与仙人有缘,而她(他)的身影却难以捉摸,如同曳动的雪,牵拉的云一般,模糊不清。 2. 闲草闲花齐入梦,愁风愁雨总无声。 释义:周围的草木和花朵似乎都进入了梦境
【诗句释义】 1. 腊鼓声希唱竹枝,此乡风物费寻思。 注释:腊鼓声稀,唱着竹枝歌曲;这里的风物令人深思。 2. 翠分柏叶冬无改,白到梅花月未知。 注释:柏叶的翠色依然如初,冬天的白雪未变;但到了春天的梅花却不知是白色还是黄色。 3. 爆竹声威惊竖子,桃符面目傲贫儿。 注释:爆竹的声音威猛,使那些顽童害怕;桃木人的形象傲视贫穷的人。 4. 闭门猬缩忘寒暑,纪月编年赖有诗。 注释:关闭门窗,蜷缩身子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放下尘中四大身,不成仙佛不成神。 - 注释:“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风这四种元素,是道教中的“宇宙四象”。这里的“四大身”可能是指一个人在世俗世界中的肉身,即人的身体。而“不成仙佛不成神”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脱尘世纷扰,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和升华的愿望。 2. 穷途见侮皆君辈,倾盖相逢总故人。 - 注释:这里描述了两种情境。一种是在困境中遭受侮辱,但仍然保持君子风范
观我四首生 寸心难餍易收场,荡涤尘缘第一方。 七日是谁开混沌? 一关从此画阴阳。 追思来路原无物,倘有遮须尚可王。 十二万年人似蚁,槐根酒醒总苍茫。 译文: 观我的四首诗, 内心难以满足易收场。 七天后是谁打开了混沌? 从此之后画阴阳的一关。 回想来路原来什么都没有, 如果有遮风挡雨还可以称王。 十二万年间人们像蚂蚁, 槐根酒醒总是感到苍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观自己的四首诗
注释: 三百裸虫未许随,不飞不走迹难窥。 江湖尽有波堪惜,霖雨还须力可为。 入世屈伸原莫定,受人豢养亦堪悲。 微行权忍渔师辱,驻看奇云海上垂。 译文: 三百裸虫(指鱼虾等水生动物)尚未被允许自由地跟随水流而迁徙,它们的行动受到限制,难以窥视它们的踪迹。 江湖中充满了波涛,令人感到惋惜,而雨季的到来又需要人们付出努力。 人世间的升沉起伏是不可预测的,被人喂养也是一种悲哀。 忍受渔师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