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衍
诗句 其二 如何九老人犹少,应许东归伴醉吟。 注释: 江水碧波荡漾,水中的白鹭(或称“白鹭”):一种水鸟,常在水面低飞捕食。逾白:超过白色。 山色青翠欲燃烧(或称“欲燃”),形容山色的鲜艳。 白话译文: 江水碧波荡漾,水中的白鹭(或称“白鹭”):一种水鸟,常在水面低飞捕食。 山色青翠欲燃烧(或称“欲燃”),形容山色的鲜艳。 赏析: 此诗写于公元764年暮春,前两句描绘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用碧绿
【注释】仇池行馆:仇池县的驿馆。仇池县在今甘肃成县南。清虚:清闲自在。柆:同“辕”,古代车轮上插在轴上的横木,用以固定车轴和轮子。穴凤:洞穴中的凤凰。渊鱼:深渊里的鱼。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任陕西凤翔知府时所作。首联以“最清虚”形容仇池行馆;次联写自己在这里按部就班,不事纷乱;末联则写自己在此地心境宁静
其一 独无风雅可流传。
【注释】: 1.联句:即和诗,指和别人的诗。 2.清吹:凉爽的风。 3.晚凉:傍晚的凉意。 4.余怀:我的情怀。 5.本达旷:本来心胸开阔。 6.羲皇:古代神话中伏羲氏、神农氏,借指古人。 7.傲羲皇:以诗人之才傲视古人。 8.孤鸥:孤单的白鸥鸟。 9.狎:亲近。 10.觞:酒杯,代指美酒。 11.彭泽酒:指陶渊明所酿的酒,后常用来代指隐士生活。彭泽,县名,今属江西。 12.便同:就如。 13
聚星堂咏雪赠欧公 曾听闻作者擅长评议,对咏雪之作白而不精思。 及至观摩古人今人诗篇,难以一一去除其类。 不将柳絮比轻扬,即把梅花作形似。 或夸琼树斗玲珑,或取瑶台造嘉致。 散盐舞鹤实有徒,吮墨含毫不能既。 深悼无人可践言,一旦见君何卓异。 万状驱从物外来,终篇不涉题中意。 宜乎众目诗之豪,便合登坛推作帅。 回头且报郢中人,从此阳春不为贵。 注释: 1. 曾听闻作者善评议,咏雪言白匪精思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 一阵风来碧浪翻,珍珠零落难收拾。 注释: - 翠盖:形容荷叶的青翠颜色像伞状的盖子。 - 佳人:美人。 - 檀粉:指涂在脸上的胭脂或化妆品。这里特指涂在脸上的胭脂未抹匀。 - 珍珠:比喻荷花上晶莹透亮的露珠。 - 珍珠零落:形容雨点打在荷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破碎。 - 难收拾:难以整理干净。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雨中荷花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
【注释】 霍岳:山名。在今山西霍县西南,为恒山之一峰,有“恒山第一”之称。盛谈:指盛唐的诗歌和文章。禅(chán)门:佛教禅宗的寺院。磁瓯:古代一种圆形的茶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游五台山时所作。 首句写诗人登上霍山东面主峰望海峰(海拔3,164米)所见。霍山,一名霍驼山,又名摩崖山、恒岳等。这里指五台山之东面的霍山。传说山上有古松数株,高十丈余,枝叶扶疏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凭亭献地豹言非 - “凭亭”在这里指的是一个地名,可能是古代的一个亭子。 - “献地”表示献出了土地或领土。 - “豹言”指的是豹的叫声,可能象征着某种警告或警示。 - “非”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不是或者不属实。 2. 秦间谦颇又不疑 - “秦间”指的是秦国之间,可能是在讨论或争论中。 - “谦颇”可能是指双方的态度都很谦虚和克制。 -
长平 冯亭献地豹言非,秦间廉颇又不疑。 四十万兵降死后,浑输括母一先知。 注释:冯亭向秦国进献了上党十七座城池的地图和计划,但是秦国将领廉颇并不怀疑,认为这是赵国在试探自己的反应。当四十万赵军投降并被秦国收编的时候,秦国将领浑输的母亲已经知道了这个情况。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冯亭献地的行为,虽然看似是对赵国的一种背叛,但实际上却是对赵国的一种保护
幽居即事 寂寂复寂寂,告老闲居日。 径草高于人,林鸟熟如客。 黄卷不释手,清风常满室。 内顾平生心,无过此时适。 注释: 幽居即事:隐居生活。 寂寂复寂寂:寂静又寂静,形容环境安静。 告老闲居日:退休后过着隐居的生活。告诉人们自己已经年老退休,过着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 径草高于人,林鸟熟如客:在小路上看到草丛比人还高,树林里鸟儿自由自在,就像久别重逢的朋友一样亲密。 黄卷不释手,清风常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