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立之
老来渐不喜狡狯,输与麻姑却少年。 掷地丹砂忽璀粲,不知□□有新编。 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宏大而深远,诗人通过自己的内心体验,表达了对人生、时光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诗中“老来渐不喜狡狯,输与麻姑却少年”两句,透露出诗人对老年生活的一种态度和心态的转变。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喜欢耍弄聪明,而是愿意将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分享给年轻的麻姑们,这种豁达的心态令人敬佩。 “掷地丹砂忽璀粲
释义: 日子一天天快速地过去,人们忙碌着,我闲适无事。在小窗前坐着,面对那南山。雪花飘落在地面上,却找不到了,都在我的两鬓之间。 译文: The days pass quickly, as busy people go about their business, I am leisurely at ease. In a small window seat, I sit facing the
波流茅靡正堪悲,能洁能污墨子丝。 冬令自玄梅自白,此花还有独醒时。 注释:在波涛中飘流的茅草令人感到悲伤,它们既能保持清洁又能遭受污染(比喻君子或贤人)。冬天的时候,梅花开得洁白,到了春天的时候则开得又黑又红。这首诗赞美了梅花在逆境中的坚韧,即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不放弃,依然坚守自己的品质,如同墨子一样,能够保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诗人以“波流茅靡”起兴,描绘了一幅凄迷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两翁教□句中眼”:这里“两翁”可能指的是两位长者,而“□ □ □ □”可能是他们教授的内容。这一句表达了一种尊敬和学习的态度,意指通过学习这两位长者的教诲来领悟生活的智慧。 2. “语到□□□□□”:这里提到的“□□□□□”可能是指某种具体的言辞或表达方式,表明在对话或交流中运用了特定的语言技巧或修辞方式。 3. “□摇松露写溪藤”
【注释】 长蛇:喻指人。猛虎:喻指人。当道路:比喻横行霸道,欺人凌物。度密:指穿过密集的地方。穿青:比喻经过险境。且行:暂且行走,比喻暂时得势。王谢:晋时王、谢两大家族,后泛称贵族豪门。不牢落:比喻没有固定不变的趋势。诸郎:指那些有才学的少年郎。复:又,再。以诗鸣:以诗歌名世,即以诗为武器,显示其才华和抱负。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侄辈的诗,通过咏叹侄儿们的才华,抒发对侄儿们的关心、爱护之情。
【注释】梅边:梅花旁边。石磴:台阶上的石阶。竹边亭:亭子旁边有竹子。谈谐:闲谈。步晚晴:漫步在晚晴时分的景色中。梦断犹疑翁未死:梦中醒来,还怀疑老人还没有死。小窗如听读书声:小窗下好像听到了读书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怀念逝去的友人曾楚山而写的一组诗歌。诗中的“苍山”指苍山寺,作者和友人曾一同游览苍山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诗人在苍山寺内散步,回忆起与朋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感慨万分。然而
【注释】 1. 黎横舟:即张黎,唐代诗人。 2. 笔力:指书法的笔法力度。 3. 万牛:极言其多。 4. 夜光投:指夜间照见,比喻珍贵难得。 5. 碧涧红泉:形容山间清流激石之声。 6. 金精水石秋:金精,指金属性矿物;水石秋,指岩石上的水珠晶莹如秋露。 7.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赞赏之情。首句“笔力真能回万牛”,赞颂了书法家张黎的笔力强劲,足以使万牛回头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祜,他生活在公元785至849年间。张祜是唐朝中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对时事政治的关注而著称。 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1. 太湖石 这句指的是太湖边的石头,因为太湖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部,所以这里的“太湖”特指太湖石。太湖石是一种常见的装饰品,因其形状奇特、质地坚硬而得名。 2. 曾共铜驼荆棘里 “曾”在这里表示曾经,“共”是一起的意思
芸翁到死不停笔,死去萧然一室居。 注释:芸翁一直活到死也没有停下来写诗,去世后,他一个人住在一间空荡荡的屋子里。 不似王恭无长物,半楼诗板半楼书。 注释:不像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王恭)那样没有什么东西,他的屋子里一半是诗板,另一半是书籍
画卷四虫蛙 君王坐底有揖客,未觉当年一部哗。 可恨人间失蝌蚪,却从月里著虾蟆。 【注释】 (1)“君王”句:指宋徽宗赵佶在位时期,朝中权臣如蔡京、童贯等,皆以谄媚取宠于皇上,其行为如同画上人物揖让。 (2)“可恨”句:指赵佶荒淫无度,沉湎声色,致使朝野上下一片混乱。 【赏析】 这首小诗是说,赵佶虽然身居帝王之位,但却像画上的揖客一样,不关心国家大事;他的所作所为,使天下大乱,百姓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