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璧
济南七十二泉诗 其四十五 散水泉 珠泉东向水萦回,荡漾涟漪去复来。 时有濯缨佳客至,方知如鉴濯纤埃。 注释: - 珠泉东向:珍珠泉水向东流。 - 水萦回:水流曲折。 - 荡漾涟漪:水面上泛起波浪。 - 去复来:反复流动。 - 濯缨:洗帽子。这里指洗涤污垢。 - 佳客:美好的客人。 - 如鉴濯纤埃:像镜子一样可以洗净细小的污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珍珠泉水的美景,以及它对人们心灵的洗涤作用
悬珠泉 - 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著录,水珠自石壁渗出,滑滚下落,故称“悬珠泉”。 泉脉如悬黍米珠,源头活水世间无。 - 泉水从龙洞洞口的石壁上渗出,水珠滑滚而落,如同悬挂在石壁之间的黍米的珍珠。这种泉水源于一个神奇的源头,那里的水流从未枯竭,仿佛是世间最为纯净与珍贵的水源。 洞中恐有骊龙卧,吐出香涎下㟙湖。 - 在洞穴深处,有传说中潜藏的骊龙居住。据说
诗句:马蹄踏破迸飞泉,流出齐城浅水边。 译文:战马奔腾的蹄子践踏过泉水,溅起的水花就像迸射的飞箭一样。泉水从齐城边缘流过,汇入浅滩之中。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济南著名的景观——马跑泉。泉水在战马的奔腾中被踩碎,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水花,这水花就像战场上的飞箭,一触即发。泉水流向齐城的边缘,与那里的浅滩交汇,形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马跑泉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壮阔而又细腻的自然美
济南七十二泉诗 其五十五 鱼池泉 江家亭畔水涟漪,无数金鳞逐浪吹。 只恐桃花春浪暖,龙门一跃化天池。 注释: 济南七十二泉诗: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中的“忆江南,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鱼池泉:指泉水中游动的鱼儿。 江家亭畔:指的是济南的江家庙亭子边。 水涟漪:水面泛起的涟漪。 无数金鳞:形容水中的鱼多得像金色的鳞片一样。 逐浪吹:在波浪中追逐。 只恐桃花春浪暖
济南七十二泉诗 其五十 浅井泉 注释:齐城,即今山东济南。浅井泉,指泉水很浅的井里的水,一掬就是一捧。尘虑,世俗杂念。瓶汲,用瓶子打水。雨潇潇,雨点洒落声如潇潇(形容雨声淅沥)。 赏析:这首诗写济南的泉水,是诗人在游历齐城时所作。诗中以“齐城”为题,既点出地点,又暗示齐景公的后代。作者赞美泉水,但更赞美的是泉水给人们的益处。泉水清澈,一掬就能洗去世俗杂念;日暮时分,孩子们用瓶子打水
诗句原文: 趵突西隅作石棚,泉名糟粕待煎烹。一掬可令尘不染,当年何事玷清名? 译文解释: 趵突泉的西边有一个石制的小亭子,名字听起来像是糟粕一般。一捧泉水就可以让尘埃无法附着,那么当年为什么会玷污了它的名声呢? 注释说明: - 趵突泉位于济南市区,其水声如跳动的脉搏,因此得名“趵突”。 - “作石棚”指的是在泉水旁边建造了一个石质的平台或亭子,用以观赏泉水或休息。 -
【注释】 1. 济南:古称历下,今济南市。 2. 龙居泉:即趵突泉,位于山东济南市区南部。 3. 扶桑:古代神话中日出之地,这里泛指东方。 4. 海岱:指泰山、黄河等,这里泛指东方。 5. 澄潭:清澈的泉水。 6. 月清:月光清澈。 7. 珊瑚树:珊瑚树,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其树枝条细长,颜色艳丽。 8. 惊起:惊动。 9. 潭心龙夜眠:形容龙潜居深潭,夜间安然入睡。 【赏析】
下面是对《济南七十二泉诗 其五十七 温泉》的逐句释义: 1. 太真偏爱:这里的“太真”可能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玉环,她非常喜爱华清池。 2. 温润何如历下城:比较华清池(通常认为温泉水温较高)和济南的历下城泉水(一般认为较温润),指出温泉的温暖程度。 3. 玉韫昆山何借润:这句比喻说,就像玉被包裹在山中而不需要水来滋润一样,昆山即指昆仑山,那里的石头也不需要水的滋养。 4. 不劳薪槱与煎烹
【注释】 知鱼池泉:济南七十二泉诗之五十六,谭城浅水似濠梁,有客观鱼慕老庄。无饵无钩闲罢钓,倦眠沙草映斜阳。 濠梁:指深沟高垒的护城河。 赏析:《济南七十二泉诗》是清代诗人谭宗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济南七十二泉中知鱼池的景象和捕鱼人的悠然自得,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译文】 谭城浅水像护城河一样清澈,有人在这里观赏鱼儿羡慕庄子。
【注释】牛眠:指牛郎织女故事中的牛郎与织女。历山:指泰山,古称东岳。禾黍:泛指粮食。 【赏析】这是一首咏济南名泉卧牛泉的七言绝句。作者先写卧牛泉水的来历和传说,再写卧牛泉的自然景观,最后写其历史意义。诗中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巧妙地将泉名嵌入其中,既增加了诗句的趣味性,又使诗句更加富有意境。全诗语言简练、清新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