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炎昶
汪炎昶是元代诗人。 汪炎昶生于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卒于元惠宗至元四年(1338年),享年七十八岁。他字懋远,出生于婺源县(今属江西省)。汪炎昶的幼时就励志学习,并且受到孙嵩的教授,这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的诗歌作品在风格上受到了程朱理学的影响,简洁、庄重且有法度
壬辰冬识孙元京于郡城剧谈甚得因约余至其家已而不果明年春早闻已下世哭以诗
屈指惊前辈,春来倍感伤。 斯文虽未坠,此老复云亡。 更觉新诗重,逾思别话长。 相知谁遣晚,旧约堕苍茫。
六月二十一日大雨数里外旱如故是岁淮浙皆大旱
见说他州旱,孤怀尚惨然。 泉浤分脉细,稻垄斸泥坚。 墟落才连壤,阴晴若异天。 苍茫千里隔,甘泽固应怜。
香严院
荦确疲幽径,扶持仗瘦筇。 断崖何处路,细雨隔山钟。 猿窃垂帘果,僧樵卧涧松。 人言深僻处,别更有灵踪。
懋远,原名汪炎昶,元代诗人
汪炎昶是元代诗人。 汪炎昶生于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卒于元惠宗至元四年(1338年),享年七十八岁。他字懋远,出生于婺源县(今属江西省)。汪炎昶的幼时就励志学习,并且受到孙嵩的教授,这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的诗歌作品在风格上受到了程朱理学的影响,简洁、庄重且有法度
汪炎昶
汪炎昶是元代诗人。 汪炎昶生于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卒于元惠宗至元四年(1338年),享年七十八岁。他字懋远,出生于婺源县(今属江西省)。汪炎昶的幼时就励志学习,并且受到孙嵩的教授,这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的诗歌作品在风格上受到了程朱理学的影响,简洁、庄重且有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