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布
【注释】 挹翠轩:即挹翠亭。在杭州灵隐寺。唐白居易《题灵隐寺》诗有“灵隐寺前山色好,曲江南畔水波凉”之句。此亭因取景秀丽、风景幽雅而得名。 丈室:指佛殿中供人居住的小屋。 秋阴被层玉:秋日阳光透过层层的云雾,照在玉色的山峰上。被:覆盖。 禅馀拂几席:禅宗讲修行,要放下一切杂念。余:剩下的。几席:坐具,即椅子。 余润生众绿:指禅余之余,滋润了周围的绿树。 立公:指灵隐寺住持和尚。释:解释、说明。庭
怡敬堂诗 太伯耿高光,义以天下让。 遗风及奕世,千古相尊尚。 仁邑系名族,敬爱遂亲养。 昆弟乐友于,高堂翕时享。 一从事弓剑,彝伦久疏讲。 何幸见延陵,文林蔚华奖。 忠臣求孝子,雍穆洽乡党。 拭目观化成,青云缅遐想。 注释: 1. 太伯(又称泰伯):周朝的开国功臣,因避纣王之乱而奔到江南,建立了勾吴国,是吴国的始祖。 2. 义以天下让:表示把天下让给他人,体现了他的大义和胸怀。 3.
暮云春树图 君子敦友道,五常为并脩。 辅仁贵益已,三损戒亦周。 同心必同德,气感以类求。 伐木既兴怀,鹿鸣思献酬。 暌违只梦寐,落月屋梁秋。 云树岂不遥,驰情怅遐陬。 何言江渭隔,沈郁日悠悠。 合并谅不难,云聚信有由。 千祀丰城剑,神光贯斗牛。 注释: - 暮云春树图:描绘暮色中春树的景象。 - 君子敦友道:君子应当敦厚友道。 - 五常为并脩:五种品德(仁、义、礼、智、信)都应修习。 -
注释: 1. 见山将杖策,临水思濯缨:看到山上我准备拿着拐杖登山,看到水边我想洗去帽子上的尘土。 2. 汇置粲机巧,穹卑幻天成:各种建筑汇聚在一起,形成了精巧的布局;低矮的地方变成了天空,虚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3. 烟霞迂道里,车马偶经行:烟雾笼罩着道路,车辆和马匹偶尔经过。 4. 愿拉李意期,相携马明生:我希望能拉着你李意期的衣角,与你一起骑着马去追求光明。 5. 泠风邀八表,流目憩五城
【注释】 楚地:指楚国。四民:古代指士、农、工、商四种职业的人。燠(yuè)煦春:形容气候温暖,万物生长。司牧:主管一地的官吏。化风:教化之风。端冕:古代帝王所戴的冠冕,这里指圣明之主。归:归顺。天下仁:天下都归顺仁义。岂徒:难道只是?屏:屏障,比喻辅佐君王的人才。八表:四方之外。煦(xù):温暖。万化源:万物变化的源头,指万物生长的根本。晲(yǎn):同“掩”,遮盖。穹壤:广大的天地。太古
这首诗是孙志刚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他对生命、死亡、自然、人生等话题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 下面是逐句翻译: 1. 生死道不昧,还元法无为。 生死之道并不隐藏,回归本源的方法就是无为。 2. 非必乘羽翰,希仙学佺期。 不一定需要乘坐飞鸟,追求仙人般的境界。 3. 彭颜私寿夭,归尽均所之。 彭公容颜衰老,寿命归尽,都是命运所定。 4. 厚薄假器来,凝销理终齐。 世间万物都有其厚度和轻盈
弱岁别乡曲,栖身戎马间。 路难畏客子,心远穷河山。 浩有帝王道,宏仁拯颓残。 圆方乖枘凿,德恶各持端。 回顾弛妄劳,采芝托商颜。 葆光诚自得,仁泽已弥艰。 注释:弱年时期离开家乡,在战场上栖身。道路困难,害怕过客,心中向往着远方的山川河流。拥有帝王之道,施行大仁大义,拯救天下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方正与圆方相互矛盾,枘凿与凿枘相互冲突,善恶之间各有坚持。回首往事,一切虚妄徒劳
弱岁二首 其二 弱岁时,我怀有壮志雄心,立志要为国家澄清天下。 中途,我厌倦了羁绊的艰辛,还没到老年就已把心化成一片。 追求昔日所蕴蓄的理想与志向,心中却因郁结而发出自语的声音。 世间世事如莽苍荒凉,违背正道有什么值得惊讶? 怎知道贫贱之士,他们的道行并不稀少? 豁然忘却了达观,回首往事只觉长夜漫漫。 浮休寄寓于胸中的包容,露出足迹像野马一般散漫。 静者自然清虚明澈,悠闲自在乐享闲暇时光
【注释】: 奉和刘二绍见寄咏怀 其六:这首诗是诗人在受到刘二绍的诗歌的激发后,以咏怀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其中,燕台指洛阳城,郁穹望指宏伟壮丽的景象,爽气奠南服指清凉宜人的气息遍布南疆,慷慨功名场指功名事业的竞争场所,百年鸟过目指短暂的一生如同鸟儿飞过眼前一样,蜚鸿纷满野指飞鸿遍布田野,畔援何局促指旁边援助的人为何如此局促不安,忽忽成殿屎指忽然之间成为厕所里的东西,誉髦悲异曲指因名声而感到悲伤
注释与赏析: - 千岁如一日,达生谅非难。 - 寸心交众欲,水火乘空闲。 - 昔者视耆耄,深渊睇高山。 - 侵寻白髭发,在我明镜间。 - 自非金石姿,何能驻红颜。 - 生化迭万世,理运有必然。 - 神仙道云在,经济事已阑。 - 达人悟大观,疣赘不足叹。 解析: 1. "千岁如一日,达生谅非难" - 表示岁月虽长,但保持心态平和并非困难之事。 2. "寸心交众欲,水火乘空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