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布
在元末明初,著名诗人胡布的诗作《奉和刘二绍见寄咏怀 其二》中,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这首诗通过描绘盗贼行为,暗喻当时社会的不公与混乱。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深入解读: 1. 三盗各得宜:这里用“三盗”象征社会上的三种人,他们各自找到了合适的位置,似乎都得到了自己应得的利益。然而,这背后却是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使得这些“盗贼”能够肆无忌惮地谋取私利。 2. 大钧播群有
圆方一培塿,万有衡气机。 原始以要终,达观守端倪。 生生质纤巨,赋受体穹卑。 匪污合蹠蹻,匪清属夷齐。 物理有自然,昭昭澹无为。 空林坐逸士,终日恒不违。 欲语无极言,因之决群疑。 注释: 奉和刘二绍见寄咏怀 其五: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每句七个字。 圆方:指天圆地方(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培塿:一种土石,形状像土堆。 万有:一切存在之物。 衡气机:指天地万物的运动规律。 原始
奉和刘二绍见寄咏怀 其八 一理诞元化,洪纤不偏乖。 观天见五贼,俯仰定三才。 挠我既不浊,澄清复何阶。 轮飞蹈水火,神观聿昭回。 臣兆顺令行,天君炳虚台。 勉焉诚之实,际此烛心荄。 注释: 1. 一理诞元化:天地间的道理诞生于宇宙之中。 2. 洪纤不偏乖:广大的宇宙和微小的尘埃都不受偏颇的影响而保持各自的特点。 3. 观天见五贼:通过观察天空可以看到五个灾星(指火星、土星、木星、金星、水星)
奉和刘二绍见寄咏怀 其十 二气妙陶冶,定形各昭融。 反常为变易,闭隔久弥通。 麟凤称不祥,虎狼暴威雄。 枭獍磔父母,鸷翔殄元凶。 以我鼓善行,孰云妨德风。 胜人在天定,万古理攸同。 注释: 1. 二气:指阴阳两种力量,即天地之气。陶冶:陶铸培养。定形:形成形态。 2. 反常为变易:事物的变化往往源于其内在的矛盾和冲突。 3. 闭隔久弥通:长时间隔绝的事物最终会重新开放。 4. 麟凤
【注释】: 1. 奉和刘二绍见寄咏怀(其七):应和刘二绍的《奉和刘二绍见寄咏怀(其七)》这首诗,诗中有七首,这是第七首。 2. 梁栋适大用:梁,栋梁;适,正好;用,指使用。比喻人才得到适当的利用。 3. 斧斤嗟夭伤:伐木时发出“哎哟”之声,是因斧子砍断了树木。 4. 陈牺被文绣:陈设的牺牲上饰以文采绣衣。文绣,有花纹的丝织品,这里指用锦绣包裹的肉食。 5. 终以致烹鬺:最终遭到烹煮之祸。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五言诗。全诗如下: 奉和刘二绍见寄咏怀 其九 奸轨出多岐,靡然赴声势。 权门徼功利,大道且榛秽。 魏瓠称广容,街术工妍丽。 愚公太行计,神力竭精卫。 岂若遗嚣嚣,巢居抗高谊。 式廓返一真,羲皇妙心契。 注释: 奸轨出多岐,靡然赴声势 - 指那些邪恶的人,他们往往有多个分支,就像道路的岔口一样;纷纷奔向权势地位,追逐名利。 权门徼功利,大道且榛秽 - 在权贵面前追求名利
万化一原出,天人理交孚 胡布《奉和刘二绍见寄咏怀 其四》诗云:“万化一原出,天人理交孚。中和由已致,天下为亨衢。古圣邈已远,名言徵简书。先贤谁继踵,太极蔚成图。”此诗首句“万化一原出”意指万事万物皆源自同一本源,体现了宇宙间万物相通、相互转化的道理。“天人理交孚”则表达了天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理念。 颔联“中和由己致,天下为亨衢”,诗人以中和之德自勉,认为通过修身养性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忠诚、对家乡思念以及追求高远理想的决心。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联:“云壑诗” - 诗句:云壑诗 - 译文:写诗以表达对自然和仕途的感悟。 - 关键词注释:云壑——指云雾缭绕的山谷,象征着深邃和未知,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云雾中探寻、思考的情景,体现了其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第二联
湛露晞朝阳,隆寒倏凄洌。 㷀㷀远行子,企志迈前哲。 力疲东野马,逐日心弥切。 时往道阻脩,行难不可辍。 食梅纳酸楚,抱素徒哽咽。 志士不忘劳,悯怓浩中结。 译文: 朝阳照耀着湛湛的露水,寒冬突然又变得凄冷起来。 远处的旅人心怀壮志,追求着前辈圣贤的遗踪。 他身疲力尽如同东野的骏马,追逐着太阳的心情却越发急切。 时光飞逝路途遥远且崎岖,前行的艰难使人无法停步。 口中品尝的是苦涩的梅子
注释: 吹万泄元包,混沌以窍死。 端行遂不偶,当理生仁义。 众口苦难调,任真澹无昧。 大观祛物役,仁至归吾事。 泰宇何皇皇,坦途绍前轨。 翻译: 吹破万丈的云烟,混沌的世界因洞开窍道而死去。 端行却未得其偶,正当的道理生出了仁义。 众人的口难协调,任凭真实淡薄而无暗昧。 广阔的视野驱散了物欲,仁义之至回归于我的事务。 宇宙何其宽广而迷茫,平坦的道路继承前人的道路。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