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孔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贫居自述》。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年去年来不记年,天寒天暖总由天。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意识到无论一年是否到来,时间的流逝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他没有去关注年份的变化,而是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心无事扰迟迟起,身怯衣单早早眠。 这里的“心无事扰”指的是作者心境平和,没有什么烦心事打扰他,所以他能够安心地起床;“身怯衣单”则是指由于天气寒冷
《贫居自述》是明代诗人李孔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贫困生活的淡然和对于自然、人生的深刻理解。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诗意: - 首联:“闲居乐事少人知,野老风情自不羁。” 这一联描述了诗人在闲暇时的快乐生活,以及他不受世俗约束的性格。 - 颔联:“三径菊边元亮酒,百花潭畔杜陵诗。”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在菊花环绕的小径旁品酒吟诗,与历史上的隐士相呼应。 - 颈联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贫居自述”为题,表达了自己对清贫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乐守清贫年过年,何须计较苦求钱。 - 译文:乐于享受清贫的生活,一年到头都过得快乐,何必在乎钱财的得失呢? -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并不过分追求的心态,他更愿意享受简朴的生活。 2. 寒灰冷灶难留火,有米无柴惯断烟。 - 译文:炉中没有燃料,难以保持温暖,即使有粮食
注释: 1. 时人都说处贫难,我处贫时适所安。 - “时人”指的是周围的朋友或周围的人。 - “处贫难”是说贫困的生活常常让人感到艰难和困难。 - “我处贫时适所安”是说我在贫困的时候,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2. 得斗陈仓心便足,赊壶鲁酒意犹欢。 - “得斗陈仓心便足”是说我通过卖斗量(一种古代的计量单位)得到了满足。 - “赊壶鲁酒意犹欢”是说我买酒来赊账,心情仍然很高兴。 3.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赏析。解答时需要结合诗句内容、手法和情感等进行分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本词以自述为题材,上片写采药归来力已疲;下片写平生只要睁高眼,半世何曾解皱眉,孤鹤野云皆侣伴,寒梅疏竹尽相知。 【答案】 译文: 采完药回家力气已经用尽了。自己贫穷疾病只能自己医治。平素只愿睁大眼睛去看清世间事。一辈子也没有忧愁过眉头。 孤独的鹤与漂泊云朵都是我的伴侣。寒梅与疏竹都是我的知己
这首诗出自《卧愚亭》。下面是逐句注释与译文,以及对诗句的赏析。 1. 带雨寻公到日西,野塘风景对君迷。 - 注释:带着雨意,追寻您到了太阳落山时分。野外的水塘风景,对着我显得迷离不清。 - 译文:在雨中寻找你,直到日落西山时才到达,眼前是一片迷茫的水塘景色。 2. 便安亭下供吟咏,且爱花阴得杖藜。 - 注释:在亭子下面吟诗作赋,享受花影下的悠闲时光,拄着藜杖漫步。 - 译文:在亭下吟咏诗文
【注释】 百咏诗:指各种形式的咏史诗。衷情:内心的感情。阳消阴长:比喻时事的盛衰。穷富循环:贫穷和富有是相互转化的,有时穷时有时富,有如日月更替一样。行藏:处世行为、志向和抱负。义命:正义的使命。男儿(男子汉):男子汉应该有的气节。挥毫吟咏人休笑:挥笔写诗不用怕别人嘲笑。措语何须富丽词:措词不需要华丽的辞藻。 【赏析】 此诗作于元贞元年(1295)。作者在这首诗里自述贫居的生活
大孝由来儿傍母,一官今日母趋儿。 八千里路波涛险,饭是胡麻亦可悲。
奇花不尽留春久,宿雨才收见月新。 阁外凌云高去鸟,山中问道远游人。
扶病涉江还上岭,寄情飞跃有高深。 翠蒙烟树微通路,红乱花枝正满林。 禅语本无生处像,圣功元出静中心。 暮春全好风坛在,明日堪来属杖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