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繗
《奉使馈太常卿未会》是明代诗人陈繗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释义: 有缘千里能相会,咫尺无由得见之:表达了虽然有机会与某人相见,但实际上却无法实现这一愿望的无奈和遗憾。 七科不中天留意,四□无闻我自知:这里的“七科”可能指的是某种考试或考核,而“四□”则可能是某种特定的信息或情况。整句话表达了在追求某项成就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多次失败或挫折,但最终能够自我认知和接受的过程。
注释与赏析: 1. 梅,移出含章殿:这一句诗描绘了梅花的形态和颜色。"梅"是这首诗的主题,而“含章殿”是古代宫殿的名称,这里可能指代一个皇家或贵族园林。诗人通过移出这个场所,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珍视。同时,“犹妆寿阳额”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形态,像是在为额头化妆一样娇俏可爱。 2. 岂无调羹味,山蜀良可惜: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调羹味”比喻梅花的味道鲜美诱人,如同美食佳肴一般
【注释】 遣怀:即“遣兴”,即抒发情感。闲中趣:指闲暇时的乐趣。春: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意思。行乐地:游乐的地方。风景最宜人:景色最美。 【赏析】 这首诗是借写自然之美来寄托诗人的闲情逸志的。全诗意境清幽,情趣盎然。 开头两句“诗酒闲中趣,琴棋静里春”。意思是说,在悠闲的生活中,饮酒赋诗,下棋抚琴,是最有乐趣的事;静心对弈或抚琴吟咏,最能领略到春天的魅力。这两句话写出了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注释:峻峭的山石巉岩险峻,骨骼相貌粗犷,蓬蓬松松的荒草遮满了山头。我来此地未必曾相识,只是觉得它与小姑山相似。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舟行途中经过一座山时,被山的形态所吸引,忍不住口占一绝的情景。诗中通过对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无奈
注释:文彩翻翻翠欲浮,翡翠的纹理色彩斑斓,仿佛要飘浮起来。带花飞上鸟云髻,翡翠上面还带着花朵,就像鸟儿的头上插着鲜花。别样精神肯出头,这种独特的精神,是不肯低头的。 赏析:诗人用翡翠来比喻女子的美。翡翠的文彩翻翻翠欲浮,形容女子的眉毛像翡翠一样漂亮,颜色鲜亮。带花飞上鸟云髻,比喻女子的头发上插着花,就像是鸟儿的头上戴着花一样美丽。别样精神肯出头,形容女子的性格独特,有一股倔强的精神,不肯低头
诗句释义: 1. 风竹:形容竹子随风摇曳,发出的声音像风。 2. 心兮本空虚:“心兮”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相当于现代诗歌中的“我”。 3. 节为斜阳曲:“节”指竹子的枝条或枝节。“为”是动词,意为变成、成为。“斜阳曲”比喻夕阳西下,光线斜射的样子。 4. 勿谓枝叶低:“勿谓”是不要认为的意思,“枝叶低”指的是竹叶低垂,形象地描绘了夕阳下竹叶的影子。 5. 还堪凤凰宿
诗句释义: 1. 使节皇皇驾铎骖 - 此句描述的是皇帝的使者,骑着马车,车铃声响。"鸾銮"通常用来形容帝王的仪仗,而"御骖"则是指乘坐在马的两侧。 2. 法星朗朗照天南 - 这里的"法星"可能指的是北斗七星中的一颗,象征着公正和法律的力量。"朗朗"则形容光亮照耀的样子。整句的意思是法律的光芒照亮了天空的南部。 3. 心清似水原无累 - "心清"指的是心态清明,没有杂念。"水"在这里比喻为纯洁
这首诗是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自然风光画卷,通过对山水、鸟兽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横斜竹影夕阳西,半照山头半照溪。 注释:斜挂在树梢的竹子的影子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斜长,一半映照在山头上,一半映照在小溪上。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夕阳下的景象,既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又展示了空间的广阔。
【注释】 芹泮:指水滨。花封:指《诗经》中的《泮水》。继美:指后继的人。韦裘:泛指官服。 严君:对贤人的尊称。此地:指水滨。鸣铎:古代的一种乐器。贤令:贤明的官员。鼓琴:弹拨乐器。 遗响:余音。振时惊俗耳:震动了当时的世俗之耳。颂声:赞美之声。高处:高处,指上流社会。快民心:使民心喜悦。 风清月白花封夜:风清月白,指夜晚的景色。花封:指水滨。云影天光:云的影子,天上的光芒。泮沼:泮水的池塘。阴
注释: 公:指严光,字子陵。 为利名:为了名利。 羞见先生面:惭愧于在严光的面前显露自己的名利。 黄昏过钓台:傍晚时分路过钓鱼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和严光的不同行为,表现了诗人的谦逊和严光的不屈。诗中的“羞见先生面”和“黄昏过钓台”,都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羞愧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