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泰
【注释】 梵天寺: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相传晋代慧理禅师于此讲《涅槃经》。 松树拂云长:指寺院内古松参天,苍翠欲滴。 空刹:佛寺名。“因”与“非”互文见义。 谈玄坐石床:指僧人盘膝坐在石头上谈论玄理,旁若无人。 幡外日移双塔影:寺院外面,太阳移动时,映照在寺庙外的两座塔影也相应地移动。 麈边风递杂花香:指微风吹送着寺院中传来的阵阵香气。 前朝苏雪堂:指唐代大书法家、诗人、文学理论家苏味道
良辰载酒不虚行,天拔胥山入凤城。 簪菊莫嫌乌帽重,佩萸还喜绛囊轻。 长风送雁秋逾净,斜日团鸦晚更晴。 自幸登临无老态,漫扶双足放眸明。 注释: 1. 良辰载酒不虚行:良辰即美好的时光,载酒即携带美酒,虚行意为没有白白行走。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美好的时光里带着美酒游览,不会感到浪费时间。 2. 天拔胥山入凤城:胥山是指苏州的胥山,凤城指苏州古城,这句话的意思是天空中仿佛将胥山拔升至凤城一样。 3.
竹林书屋为周宗秀作 满林高竹荫苍苔,竹里藏修户半开。 翠叶团光凝晓露,玉芽含味待春雷。 地偏似与三湘接,诗好多邀二仲裁。 闻道枝头有嘉实,九苞丹凤几时来。 注释: 竹林书屋为周宗秀作:是为周宗秀的竹林书屋所作。竹林书屋,是周宗秀在竹林中建造的书屋,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因此得名。 满林高竹荫苍苔,竹里藏修户半开。 翠叶团光凝晓露,玉芽含味待春雷。 注释: 满林高竹荫苍苔,竹里藏修户半开。
秋日登宝峰 锦绣湖山画不如,良辰登眺驻肩舆。 人生百岁苦难足,秋色一天清有馀。 【注释】:良辰:美好的时间。驻:停留。鹭散汀洲惊我啸:秋天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往事。鹭,水鸟。惊我啸:使诗人想起自己的往事而发出感叹。雁和霜露寄谁书:秋天的景象使诗人想起了自己的过去。雁,大雁。霜露:秋天的景物。 【赏析】:首联写景,以“不如”作比,写出了诗人对于眼前美景的无限向往之情
商飙一剪入帘幕,初秋的气息已经弥漫。 共说今年气候迟,今年的天气似乎与众不同。 桐子坠青惊旧梦,桐花飘落惊醒了过往的记忆。 豆花含紫待新诗,豆花绽放预示着新的希望。 囊空底用干元振,口袋空空但心志坚定。 貌寝徒劳问客师,容颜憔悴却仍努力前行。 几欲登临看秋色,渴望登上高高的山峰欣赏秋天的美景。 高僧未有白云期,高僧期待着与白云相伴的日子
一篷诗酒为王世祥赋 诗兴翩翩酒兴豪,一篷吴下盛游遨。 注释:诗兴和酒兴都十分高昂,在吴地(今江苏一带)享受着盛大的游宴。 歌声激烈蘋风细,醉影欹斜柳月高。 注释:歌声激昂而有力,像秋风扫过苹花一样;醉意朦胧的影子歪斜地映照着高高的柳树和明亮的月亮。 碧水鱼龙惊洗盏,白沙鸥鹭避挥毫。 注释:清澈的湖水中鱼龙惊动了诗人,他放下酒杯;岸边白沙上,鸥鹭躲避着诗人挥动的毛笔。 天才海量俱无敌
【注释】 1. 豆花:指梅花。风起动归心,取别匆匆出武林:风起,比喻钟钦礼的离愁别绪。取别,离开。出武林,从杭州出发返回上虞。武林,即今浙江杭州市。 2. 韫椟:藏于椟中,喻钟钦礼有才华而未被赏识。宁无求价玉:岂能没有像宝玉那样被珍视的才子?探囊剩有买山金:囊中还有余钱,但想购买山中的黄金也难以得手。山金,比喻钟钦礼虽怀壮志,却难遇知音。 3. 鸥边白雨敲秋点:鸥鸟飞过岸边时
春日湖上 其二 西子湖头风日佳,春衣初试踏晴沙。 长堤画舫依杨柳,小店青旗映杏花。 笑里握阄机变化,狂边题句字欹斜。 晚来不尽登临兴,一路莺声送到家。 注释: 1. 西子湖头风日佳,春衣初试踏晴沙:形容春天的景色宜人,天气晴朗,是外出游玩的好时机。 2. 长堤画舫依杨柳,小店青旗映杏花: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画舫在长长的堤岸上缓缓行驶,杨柳依依,小店门前挂着青青的旗帜,杏花盛开的景象。
雁荡秋风 碧波凉冷雁来天,又报秋风一信传。 淅淅绿雕初脆柳,萧萧红谢巳残莲。 飘飏牧竖投村笛,断送渔郎入浦船。 多少江湖倦游客,鲈鱼莼菜忆归田。 注释: 碧波凉冷雁来天,又报秋风一信传。 淅淅绿雕初脆柳,萧萧红谢巳残莲。 飘飏牧竖投村笛,断送渔郎入浦船。 多少江湖倦游客,鲈鱼莼菜忆归田。 赏析: 此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吴郡志》中对吴地秋天景色的描绘,生动地勾画出了江南深秋时节的风物人情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在九月望日登宝峰时写下的次韵之作。全诗共八句,每句都紧扣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玉瓶载酒傍湖行,共指中峰劝我登。 玉瓶(喻指美酒)载着美酒在湖边行走,一起指着中峰(山名)劝说我要登上去。 2. 老去簪花羞雪鬓,倦来扶足喜霜藤。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再喜欢簪花以显年轻,因为雪白的鬓发显得有些害羞。而当我疲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