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巏
闭门三日雨,断送春归去 闭门三日雨,断送春归去。 西郭少人行,草深迷渡处。 这首诗出自明朝诗人储巏之手《与况山人郊行口占所见三首·其一》。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在郊外行走时所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闭门三天的细雨,和春天的消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一句“闭门三日雨”,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描述了天气的状况。三日的雨,不仅使得空气变得湿润,也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格外的宁静。这种雨天的氛围
【注释】: 麦阪:地名。 断人行:断绝了行人的去路。 荒田里:荒芜的田野之中。 隔岸:隔在两岸之间。 鸣榔:敲打船舷。 鱼舟:捕鱼用的小船。 深水:深处的水。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荒远、寂静而又充满野趣的自然景象。诗人驱马穿行于荒野之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船夫用船桨击打船舷发出的“呜呜”的声音。诗人驻足观望,只见一叶小舟正在水中行驶,而四周则都是一片汪洋。 前两句写诗人郊行所见
注释:在大雨中出发,趁着归程之便,客思飘然如仙。 尘土被雨水洗净,秋天的气息也显得格外清新;抛下繁重的文书和身体上的疾病,心情轻松愉悦。 看到车马增多,感到行色匆匆;感觉云山靠晚晴更显壮丽。 到处都好景致,松厅明月,范阳城风光无限。 赏析:此诗为诗人在赴任途中所作。首句交代了出发时间,地点是雨中的雄县、晚至涿州。次句以“淋浪一雨趁”四字描绘了雨中赶路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旅途的艰辛
秋晚惊看木叶飞,寒山一径到来微。 天晴旷野千峰出,水落长江万里归。 渺渺平芜怀故国,垂垂短发对斜晖。 平生剩有登高兴,千仞冈头再振衣。 注释: - 秋天的傍晚,看到树上的叶子纷纷飘落,感到惊讶。 - 山间的小路,只有我一个人走来。 - 晴朗的天空下,辽阔的田野上,无数山峰露出天际。 - 江水退去后,长江奔流不息,向远方延伸而去,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 心中怀念着曾经的国土,头发已经斑白。 -
【注释】 青县:古地名,今属河北省。 应韶:诗人自号。 潞河:即潞水,发源于山西,流经北京,到通州入渤海。 髯郎:指元好问的友人刘从益(字叔能)。 十里舟:泛指朋友之间相聚时的情景。 关山:指甘肃的关塞和山岭。 洮州:在今甘肃省西南部。 【赏析】 此诗是元好问在潞河之上怀念故人刘叔能而作。首句写景,点明地点,次句抒情,回忆友情,末句写情,思念友人。全诗语言朴实,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注释: 与况山人郊行口占所见三首 其三: 古城遗址像倒塌的墙,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野草烧过的地方很多,牛羊不再来放牧。 赏析: “与况山人郊行口占所见三首·其三”是唐朝诗人李益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古城墙遗址的感慨和对历史沧桑的感叹。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古代城市的废墟,通过“如颓垣”这个比喻,展现了古城的破败和荒凉。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古城的面貌,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注释: 趍朝寓目:早晨我在这里观望。趍,通“伫”,站立的意思;寓目,指远望。 疏钟隐隐出彤墀:稀疏的钟声隐隐约约从红色的台阶上传出来。疏钟,稀疏的钟声;彤墀,古代宫廷的红漆台阶。 坐候明星起却迟:坐着等星星升起却又迟迟不来。坐候,坐着等待;星起,指天明时星星出现;却,反而;迟,晚。 内苑墙高杨柳暗,东方犹似未明时:内宫的围墙很高,柳树已经长得郁郁葱葱,而东方的天空还像黎明时分那样昏暗。内苑
【题画】 沙浦波明碧树攒,杏花疏雨澹生寒。 京城殢却江南梦,试问吴船借画看。 注释: 题画:即“借题发挥”,指在绘画或诗作中借用某个话题进行发挥。 沙浦:沙洲上的水道。 波明:水波闪动明亮如镜,形容水面清澈见底。 攒(cún):聚集,这里指树木密集。 澹(dàn)生寒:淡雅清冷,给人以清凉之感。 京城:古时首都的称谓。 殢(tì):迷恋。 江南梦:指江南地区的美景、风情。 吴船
李宗一使山东题荷鹭横披为赠 红蕖白羽泛空明,淅淅新凉六月生。 咫尺沧洲千里隔,云飞水宿总关情。 注释: 1. 红蕖白羽泛空明:荷花红色的花瓣,白色的羽毛在水面上飘荡,映照着天空的明亮。 2. 淅淅新凉六月生:微风吹过,带来阵阵清凉,让人感到六月的凉爽。 3. 咫尺沧洲千里隔:虽然距离很近,但感觉却像隔着千里一样遥远。 4. 云飞水宿总关情:无论是云朵还是水鸟,都会因为这种情感而受到影响。 赏析:
注释:在青县的船上对着月亮思念友人应韶。 船稳湖平睡意深,朦胧的月影和烟波荡漾,映入眼帘的是天津的景色。 平生不曾了解过秦川的路线,梦里又如何去拜访故友。 赏析:诗人以船中对月的情景,抒发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他通过描绘船稳湖平、月色朦胧、烟波荡漾、天津景色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他也用“平生”二字,表达了自己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之情。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