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巏
《元章拜石图》解读 在明代,诗人李东阳以“元章拜石”为题,创作了一首七言绝句《米元章拜石图》,表达了对米芾这一行为的独特见解。 “虎贲犹似对中郎”,这里的“虎贲”指的是古代的勇士,而“中郎”则是汉代的官名,这里可能隐喻米芾那种豪放不羁、直抒胸臆的个性。米芾作为北宋时期的著名书画家,他的性格与这种“虎贲对中郎”的形象不谋而合,他的艺术生涯充满了豪迈和自由的精神。 当米芾在末世之中
【注释】 王诚之:即王巩。假山石:指王巩送的石头。贻:赠送。奉谢:答谢。 一扎重烦怪石供,开窗已觉翠浮空。 重烦:多次麻烦。扎:捆扎成束,此为比喻,以喻多。怪石:奇异的山石。供:供给。窗户:此处借指居室中的窗棂。已:在……的时候。觉:感到。翠浮空:青翠之色浮动于空中。 数峰尚带江南雨,仿佛金焦入眼中。 数峰:数座山峰。尚带:还带着。江南雨:指春雨,也指江南一带的风景。金焦:南京的钟山和鸡笼山
``` 何处清风洗俗肠,眼中无地觅潇湘。 玉山也有筼筜谷,试借西园一亩凉。 注释 1. 何处清风洗俗肠 - 描述清风能清洗心灵的俗气,象征着精神上的净化和解脱。 2. 眼中无地觅潇湘 - “潇湘”代指自然美景,表达了作者想要远离尘世烦扰,寻找心灵归宿的愿望。 3. 玉山也有筼筜谷 - “玉山”通常指的是美丽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山峰,“筼筜谷”则是一种生长在山谷中的竹子
【注释】 黄帽:道士戴的黄色道巾。青鞋:道人穿的青色布鞋。“懒折腰”:意为懒得弯腰行礼或屈身俯首,形容不拘礼法、率性自然。麋鹿: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动物。山椒(jiāo):指山顶上。“拟随麋鹿住山椒”:意谓像麋鹿一样栖息在山巅,与世无争。操斧:挥舞手中的斧头。曾:曾经。伤手:受伤。“只傍风林拾堕樵”:意谓只能依靠树木和风力来捡拾掉落的柴火。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士生活情趣的诗
注释: 雨后云开天朗气清,峰峦高耸如剑插在秋空。九叠屏风比作未加工的工艺品。突然一阵风雨来袭,楚地的山川好像移到了月明之中。 赏析:《雨霁书所见》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见”字为线索,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景图。首句写秋日雨后的景色,用“矗矗”写出峰峦高耸、挺拔的特点;二、三句写雨过天晴之后,山峰云雾缭绕,宛如九叠屏风一般,显得更加秀丽;末句则写突如其来的风雨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分析: 1. 诗句解读: - 采采江南茉莉花:描绘了江南地区茉莉花的盛放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 移根多在列侯家:说明茉莉花移植到了许多贵族家中,可能因其香气或美观而受到喜爱。 2. 译文注释: - 清时幕府浑无事:指朝廷清明时期,官员们无事可做,可以安心地享受生活。 - 羽扇纶巾:古代文官的装束,象征其身份地位。 - 自煮茶:指自己动手煮茶
【解析】 本诗是一首即景抒情诗。诗人通过写自己渡头所见之景,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三月一日天气佳,燕南春风着面来。 “三月”句:点明时令和时间。“燕南”句:交代地点。 “渡头”句:点题。杨柳依依,春意盎然。 “忽忆”句:忽然之间,想起了远在故乡的美景。 赏析: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春天的一天中在容城道上所见的景象,表达了思乡之情。首句“三月一日天气佳”,点出时令;次句“燕南春风着面来”
渔乐樵隐二图为吴隐君题 其一 注释:鸥鸟在水面上嬉戏,我洗脚于柳树下的小舟之中,我游览了整个沧江,直到头发变白。我偶尔与一个隐士交谈,他告诉我他晚上常常做梦进入西周国。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沧江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隐士的敬仰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将鸥鸟、柳树、沧江等自然景物融入其中,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还通过与隐士的交流
翠葆青筠晚兴长,佳人衫袖不曾霜。 翠葆:指绿竹。青筠:即竹,此处借指竹。 佳人:美女。 衫袖不曾霜:意指美人的衣衫上没有沾染寒霜。 数枝绝似湖州笔:湖州,今属浙江省湖州市。湖州出产毛笔,这里用来形容竹子的笔挺挺拔如毛笔。 欲改僧居唤墨庄:欲改成和尚居住的地方,唤墨庄。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女在寺庙里欣赏自己衣服上的竹叶而引发的联想。她想到了自己与竹林的联系,想到了竹林中的毛笔
注释:茉莉花的香气在碧碗中飘浮,建安的枪旗仍然带着春天的气息。谁能再从中泠水井汲水,来给松厅里生病的人解暑呢? 赏析:这首诗是谢武靖伯送给诗人的茉莉茶诗,表达了诗人对武靖伯的感激之情。茉莉花的香气在碧碗中飘浮,建安的枪旗仍然带着春天的气息。谁能再从中泠水井汲水,来给松厅里生病的人解暑呢?诗人用“茉莉香浮碧碗新”来形容茉莉花的香气,用“枪旗犹带建安春”来形容建安的军旗仍然带着春天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