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巏
出雄县南门 雄县位于河北省,是古代的一座重要关隘。雄县南门外,黄河如一条巨大的腰带横贯其中,河堤上的柳条垂挂下来,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河堤一曲柳成行,千里尘霾隔此乡。 这里的“河堤”指的是黄河大堤,而“柳成行”则形容柳树排列整齐,宛如一条长长的绿色丝带横跨在河面上。“千里尘霾”则形容黄河两岸被厚厚的尘雾所笼罩,使得远方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 鱼橹不鸣沙鸟静,村扉半掩水风凉。
霸州北门 轺车春尽却南还,病眼凝尘涩远天。 争似益津门外柳,暖风晴日趁三眠。 【注释】 轺(yáo)车:古代一种轻便马车。 益津:即古益阳津,在今河南省新野县东。 三眠:指春天里柳树的嫩芽开始萌发,故名三眠。 赏析: 这首诗是写春末时作者从霸州北门乘轺车回京城,途中所见美景。首句点明时间是春尽时节,而作者此时已回到京城,“却南还”三字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第二句“病眼凝尘涩远天”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结合全诗分析。“卧听松风坐看云,十年忘却在尘氛”的意思是:我躺在草堂,听着松涛声,坐着看着天上的浮云,十年来忘却了世俗的纷扰。诗人在山中过着闲适的生活,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他在这里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恬淡。 “柴墟恐有移文诮
【注释】 ①次壁间韵:题在墙壁上的诗,以韵脚押。 ②送春:送别春天。 ③万柳厅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居长安西明寺街的草堂,名"小筑",后称其宅为"白家花园"。白居易在花园中种植了万株杨柳树,称为“万柳”。 ④方城梦:指《庄子·外篇·天地》中黄帝与大隗的对话,说黄帝游方城时梦见神人乘龙,驾白虎。 ⑤阅马人:指汉武帝刘彻。他曾经在汾阳地方设置骑射学校,训练士兵,后来在汾阴祭过太一神之后
黄村 梨花半落柳初绵,客路题诗忆阆仙。 莫道长安春已尽,归人犹在暮钟前。 注释: 黄村:一个地名,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周边。 梨花:指梨花花盛开的景象。 半落:形容梨花落下的情况。 柳初绵:形容柳树枝条开始变得柔软。 客路:指旅途中的道路。 题诗:在旅途中写下诗歌。 忆阆仙:怀念阆州仙人。 长安:古都城名,今陕西省西安市。 春已尽:春天已经结束。 归人:回家的人。 暮钟:傍晚的钟声。 赏析:
宝坻道中 黄渡坎西仍渡河,行行官树夕阳多。 客程莫怨黄昏近,明月满空流素波。 【注解】: 黄渡:地名,在今天津市武清区境内。 坎西:指水边,也泛指河滩。 仍:依然。 官树:官府栽种的树木。 夕阳:落日。 流素波:比喻明月如素练般流动。 赏析: 《宝坻道中》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绘了一幅晚霞映照下的美丽画面,同时寓含着作者深沉的感慨与期盼。 首句“黄渡坎西仍渡河”
注释: 阶前甘菊:阶前,台阶前面。甘菊,即指菊花。 绕砌迟迟待我来,暗香幽意自徘徊:菊花在台阶旁慢慢开放,香气浓郁,让人陶醉。它们独自开放,不与众花争艳,自有一番韵味。 从教院僻无人到,也向秋风最后开:即使周围环境偏僻,没有人来欣赏它,它也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开放,迎接秋天的到来。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菊花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菊花在阶前静静开放的画卷。通过“暗香幽意自徘徊”等词句
诗句注释: - 青蒙一径乱山间,簇簇千峰拥翠鬟。 - 青蒙:青色的山路蜿蜒于山间之间。 - 一径:一条小道。 - 乱山间:形容山势错综复杂,参差错落。 - 簇簇:众多、聚集的样子。 - 千峰:形容山峰非常多。 - 拥翠鬟:把青山比作女子的秀发,用翠绿色的山峦环绕着。 - 最恨刚风吹树裂,不教倚看暮云闲。 - 最恨:非常讨厌。 - 刚风:猛烈的风雨。 - 树裂:树枝被风吹得断裂,象征天气恶劣。 -
君子口人家 三间茆屋十弓耕,了却官租任此生。 注释:君子之家,指的是有才能的人的家。三间茅草房,十亩地,形容家境贫寒。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个贫苦农民的形象,他虽然只有三间茅草房和十亩地,但他却能够承担起官家的赋税,过着无忧无虑的一生。这反映出诗人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不满。 闻道蓟门憔悴甚,麦田都属五军营。 注释:听说蓟门的百姓们非常困苦,连田地也被军队征用去种粮了。 赏析
桃山小憩 山下幽祠借午凉,野人为我置藤床。 官程却忆园居好,黄鸟绿阴清昼长。 注释: 桃山:指桃花山上。 小憩:小睡、休息。 借午凉:借午后的阴凉。 官程:仕途行程,官场行程。 却忆:回想。 园居:在园林里居住,即退隐。 赏析: 诗是一首写退隐生活的五言古诗。诗人在山中找到了一座幽静的小祠,在那里小憩,享受着山中的美景,也感叹自己没有像那些隐居山林的人那样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反而官途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