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蒙仲
【解析】 这是首小令,前两句写梅花虽好却无人欣赏,后两句写有人欣赏但只作燃料。全词以“爱”字为中心,抒发了词人对梅花的热爱之情。 【答案】 ①谩:空。②嗜:嗜好。③腰镰:指打柴人用带子系镰刀。④行歌者:指打猎人。⑤薪:柴。译文: 梅花虽然美好但没有人欣赏,世世代代都是采梅人。也有行歌打猎人,砍伐梅花当柴烧。赏析:《爱梅》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小令,诗人通过对梅花、采梅人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注释:在夜幕下明亮的月光映照的玉堂前,和煦的春风拂过紫盖边。想你都已经看破了这些世俗的事情,为何还要和我纠缠不清。 赏析:此诗为一首咏物言志诗。首联描写梅树与月、风的关系。“夜月玉堂前”指月光洒在梅树上,形成明暗对比;“春风紫盖边”指春风拂过梅树,梅花随风飘动。颔联通过想象描绘出诗人心中所想之人的形象。“想君都看破,宁与我周旋”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友人的高洁品质的赞美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梅树与月
【注释】 柴门:简陋的门户,指贫寒人家。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前半首写诗人自比为梅花,后半首写诗人自认为清高脱俗,不屑于追求荣华富贵,只求安适的生活。“梅答”即以梅为喻,回答人世间对富贵的追求。全诗语言朴实,含义深刻
【注释】 青皇:春梅的别称。 苦要牢笼去:苦苦哀求,被囚在花中。 受恩多:接受太多恩惠。 桃李休相妒:桃花与李花不要嫉妒。 【赏析】 《春梅》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写春梅的清高品格,表现其不慕荣利、不贪富贵的高尚情操,同时寓意自己对世俗的不染、对名利的不屑。 首句“青皇手一陶”,以拟人化手法,将春天比作了一位能工巧匠,春风便是他的助手。“青皇”即春风,“手一陶”是说春风用他的手把花儿吹开
诗篇:亭前梅 相彼一长须,赤脚亦无有。 二梅侍侧焉,岂不差胜不。 译文 亭前的梅花,那枝干挺拔的梅树,它的枝条多么高啊! 它没有脚也没有人,独自站在那里。 旁边有两盆盛开的梅,难道不是比它更出色吗? 注释 1. 相彼一长须:指的是亭前的一株梅树,其枝干挺拔,形似老人的长须。 2. 一长须:即“一枝”,指亭前的梅树枝条修长。 3. 赤脚亦无有:此处使用夸张手法,形容梅树虽然生长在地面之上
【注释】 寄驿:指寄信。驿,是古代传递文书的地方,即驿站。 春色满梢头:春天的景色布满了梢头。 所思尚千里:我所思念的人还在千里之外。 京洛:洛阳的别称。贵人:显贵之人。 谁欤堪寄似:谁能像我一样寄去问候呢? 【赏析】 这首诗写闺中女子怀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怀念之情,情真意切,缠绵悱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爱人的眷恋和思念。 首句“春色满梢头”,以景喻情,渲染出一种浓浓春意
江路梅花 方蒙仲《江路梅》诗意与译文 1. 诗句原文 翁仲为余泣,江头负月明。 一从少陵死,此路断人行。 2. 翻译 翁仲(可能是诗人的仆人或友人)为我流着眼泪,江边月光照耀下的梅花格外明亮。自从杜甫去世后,这条通往江边的小路再无行人。 3. 注释 - 翁仲:可能指诗人身边的一位仆人或朋友。 - 泣:流泪。 - 江头:指长江之滨,靠近江岸的地方,此处特指江边。 - 明月明:明亮的月光。 - 少陵
【注释】 1. 度年光:度过一年的时光。 2. 坚贞玉雪香:形容梅花的香味像玉石一样坚硬,像雪花一样纯净洁白。 3. 冶容谁氏子:指代某个人。 4. 傍:靠近。 5. 垂杨:柳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高洁、清雅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第一句“寂寂度年光”,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赞美了梅花在岁月中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质。第二句“坚贞玉雪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香气,将其比作玉石
【注释】 短褐:粗布短衣。筇(qióng):竹杖。穿(zhuàn)花:指穿过梅花的花丛。云几重:云朵遮住了天。日边:日影的旁边。使:使者,传达消息的人。山中:指深山里。 【赏析】 此诗为作者隐居山林时所作。诗人借梅花自喻,表明自己清高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全诗构思精巧,意境清幽,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美人在秋水中伫立,面对江天景色所抒发的愁思的诗。首句写“秋水”,次句即写秋水之隔,美人伫立,“柰愁何”三字道出了她的愁情。三、四两句,则通过“剪取灵均语”和“临风恍浩歌”二个动作和神态,刻画出这位佳人的情怀。 首句“隔溪梅”,点明了时令是梅花盛开时节。次句“美人隔秋水”点明“隔溪梅”的具体对象,说明美人正在秋水中伫立。第三句是说:“美人伫立奈愁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