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回的《怀故山》。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山重水复龙眠道,一壑一丘幽士栖。 【注释】:山峦重叠,水流环绕的龙眠道上,一位隐居者栖息在深深的山谷或小丘上。"龙眠道"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的地理景观,而"幽士"则指隐士,他们通常选择僻静的地方居住,以远离尘嚣。 【赏析】:首句描绘了一幅山水相依、风景秀丽的图画,为全诗营造出了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
译文: 听海客言,寄嘲北庄友。 道是求仙历险艰,半思利涉半跻攀。 千条岐路迷银矿,一片晴云想玉山。 贪挹龙涎乘莽葛,竞驱墨豹逐蜂蛮。 非关海客谈言妄,纵到瀛洲未肯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对海客的赞美和向往的诗篇。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听海客言,寄嘲北庄友”,诗人通过听海客的谈话,表达了自己对仙人的崇拜和向往之情
因海客言勖文士 七尺乘时思建勋,偶然失路随人群。 有生最乐独良友,与世不死惟高文。 楠干始萌裂地骨,鹏雏初奋垂天云。 沙虫猿鹤从所化,雌伏雄飞谁与分。 译文: 在海上航行的人告诉我,要努力成为一位文士。 我七尺之身却想建功立业,却在偶然之中迷失了道路,只能随波逐流。 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拥有一个最好的朋友,能够陪伴自己度过一生。 而我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是因为我有高尚的文采和才华。
【解析】 这是一首描绘海边村落美景的七言绝句。诗以“天南景物正纷纭”起首,点明了诗人所居之地在南方。接着写瘴雨才过又夕曛,即瘴雾刚散,夕阳又起。这里用两个意象来描写天气的变化。然后是月渚寒山沈白浪,风林冬笋入青云。这里的“白浪”“青云”也是用两个意象来表现海边景色的特点,同时这两个意象也暗合了“天南”这一题意。接下来是巢居泛宅俱成趣,荷锸施罛自有群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及鉴赏古代诗歌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包括诗歌主题、重要细节、关键语句等。 本诗首联“丹枫岭上树生香,树里冈原我旧乡。”诗人在丹枫岭上的枫树上闻到阵阵清香,他想到的是自己那片熟悉的故土。颔联“饮露餐英赓楚些,轩鸿举凤赋山阳。”诗人想到自己曾在楚国吟诵过《楚辞》,也曾经在山阳县高唱过《诗经》
诗句如下: 1. 东龙西龙山不深,入山翠壁总萧森:东边的山脉和西边的山脉连绵起伏,山峰不高但绿意盎然。 2. 轻条密叶云为幄,飞液流膏玉有音:树木的枝条繁茂、叶子密集如云,仿佛是天然的帐幕,露水晶莹剔透,宛如玉石般悦耳动听。 3. 略彴屠苏交绿野,弦歌樵唱共芳林:小舟在清澈的溪流中缓缓前行,渔夫们唱着歌,樵夫们的歌声与自然和谐相融,共同构成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 4. 梅边僧与丹砂客
《怀故山》一诗,是清代诗人孙元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1. 居游作息本来安:日常的生活与休息本就平静安稳。 2. 须省无忧在寡欢:需要反省的是在少有的快乐中是否真的无忧无虑。 3. 一褐拥寒天似窄:简陋的衣物包裹着寒冷的天气,显得格外狭窄。 4. 双锄除秽径原宽:用锄头清除杂草,使原本狭窄的小路变得宽敞。 5. 池边醉帽停歌棹:在池边醉酒时
安平镇 浮空巨镇海云齐,七点鲲身踞水犀。 潮趁去来分顺逆,风乘朝暮便东西。 空城一任生禾黍,老将应知厌鼓鼙。 战舸如山乌在幕,千樯影静夕阳低。 注释: 浮空巨镇:形容大海中的岛屿,犹如巨大的镇子浮在空中。 鲲身:指巨大的鱼。 水犀:一种巨大的兽名,也指水中的犀牛。 潮:海水涨落的现象。 分:区分。 顺逆:顺流而上,逆流而上,比喻事物的发展方向。 风乘:风的利用。 朝暮:早晨和傍晚。 生禾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次韵黄庭坚野望三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海外惊霜叱雪,无复寒林可观。秋日行经木冈山下,白茅作花,宛如朔雪晨霜,足补山川所不逮,率 注释:海外:指遥远的北方或远方。惊霜:形容草木受到霜打后显得生机勃勃。叱(chì)雪:指像怒喝一样吹动雪花。无复:再也没有了。寒林:指被霜打过的树林。足(zú):足够。率:副词,表示程度深。 赏析
【注释】 1.怀故山:指思念隐居山林的旧友。 2.为爱逃名念采薇:因为喜爱隐居的生活,所以想到了隐居在山野中的古人。 3.一荆扉:用荆条编成的门户,象征隐士居所。 4.远水:远处流来的溪水。 5.南山:指终南山。 6.披草往来存礼数:在山林中行走采摘,遵守礼节和规矩。 7.提壶吟啸答芳菲:提着酒壶大声吟咏,回应春天的气息。 8.缨緌(yīn huán):古代官员的冠帽。 9.墨徽:指黑色的官服。